在海边追逐“闪亮的光”,捕捉“流动的风”,为千家万户提供源源不断的绿电,是一项让华能山东东营区域运检中心场长助理刘鹏程感到浪漫又有成就感的工作。几乎每天,刘鹏程都要在海边巡检,像个“蜘蛛侠”一样爬上爬下,全力保障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转发电。“看着风车正常转动,我心里就踏实。”刘鹏程说。
华能东营河口风电场几十公里外,就是黄河的入海口。黄河山东段全长628公里,约占黄河总长度的11.5%,沿途滋养了九个地市,形成了巨大的扇形流域,也缔造出人杰地灵、物产丰饶的齐鲁大地。
近年来,中国华能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深度融合能源电力创新与黄河流域区域转型、乡村振兴等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稳步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华能方案”。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近日参与“华能·山河行”采访调研活动,在齐鲁大地见证了一场“追光逐风”的热血故事。
东营河口风电场的风机组 本文图均由中国华能提供
追光
光和海洋,怎么联系起来更“闪亮”?
在山东滨州的海边,中国华能建造了一片“光伏森林”,唤醒了沉睡的滩涂。
渤海湾南岸,滨州市沾化区的万亩滩涂上,一根根挺直身板儿的桩柱,撑起了一片片会吸光发电的“液晶屏”。
被吸收进“液晶屏”的光能转换为电,顺着设备和输电线路,流向了教室、工厂、大街小巷和千家万户。这样一场大海和光的相互作用,产生出“闪闪发光”的化学反应,构成了齐鲁大地上日常又多彩的生活美学。2024年末,中国华能在齐鲁大地又传来好消息——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项目首批60万千瓦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海洋立体确权政策颁布后首个获批的光伏用海项目,也是目前华能山东分公司建设的容量最大的新能源基地项目。
这意味着,光与海的跨界新“合作”可以长期稳定地创造多重效益。华能山东发电滨州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丁杨介绍称,该项目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2.86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77万吨。“按这个计算的话,我们每天提供的绿色清洁电能可以供近20万人使用,进一步创造了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沾化区位于渤海湾南岸,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境内海岸线长77.28公里,海域面积1195平方公里,拥有沿海滩涂80余万亩。
山东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项目
丁杨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沾化区北部拥有广袤的滩涂资源,正好适宜落户大型的光伏项目。
光伏项目实施以后,可以实现海域综合利用率的最大化。比如光伏板的遮阴区能够覆盖大面积的水体,有助于减少水的蒸发,还能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维持水质的清洁,保护水下环境。如今,1.58万亩海域滩涂已经华丽转身为水上“良田”,带动了当地海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
另外,项目也为海水晒盐与提溴等作业开展带来了保障,能有效防范海水侵蚀,抵抗潮水冲击,实现海域空间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逐风
风来了,“逐风”的人先知道。
太阳洒在海面上,泛着银光。鸟儿踩在海面上,像滑翔的小飞机盘旋后降落。在东营河口北部沿海一圈,分布着上百组“大风车”,蔚为壮观。
当下,“风车岸线”已成为山东沿海的靓丽风景。华能东营河口风电场是华能在山东较早布局的风力发电的项目,位于黄河三角洲东营市的河口北部沿海,黄河入海口北侧。华能东营区域运检中心主任胡鹏飞介绍,风电场的装机总容量30万千瓦,安装风机198台,总面积超 2365平方公里。
风力发电通俗来讲,就是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通过风力推动叶轮旋转,传动系统增速达到发电机的转速后驱动发电机发电。风电场则由风力发电机组、箱式变压器、输变电线路、升压站等部分构成。最终,通过送出电路,将产生的电路输送到电网,再进入千家万户。
刘鹏程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在风场走上几圈,他用脚就能“算出来”大致的距离,“比如,500米左右就是一个风机,从风场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要一个多小时。”
和“风”打交道时间久了,风电场的员工们也慢慢摸透了它的脾气。在风电场的中控室,屏幕上显示着每一台风机组的状态,包括发电、启动、待机、故障、断联,平均风速,当日发电量等。“当天气系统提醒今天大风的来临时间,我们的检修人员会在这个时间之前把发电机组检修好,保障机组的最佳状态,在最大风力的时候能够吸收风能发电。”胡鹏飞说。
这群“逐风”团队有26人,日常除了保障风机组的运行、维修,也在琢磨技术创新,应对设备老化、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比如,他们参与推动了风电机组PLC(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国产化改造项目。经过施工、改造、SCADA接入、控制负荷分配、调试、验收、并网、优化等工作,实现了多项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先后取得国内外专利授权30余项。
东营河口风电场的风机组
向新
截至2024年底,中国华能发电装机总容量超2.6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1%,年发电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面对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中国华能如何持续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地追光逐风,照亮千家万户?
在山东,华能探索了盐光、牧光、农光、渔光等“新能源+”项目,还依托海上风电基地尝试新能源+海洋牧场、新能源+海水制氢,进一步打造农用地与光伏的新式组合……
华能新能源山东分公司是最早参与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企业,华能山东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路武认为,虽然“入行”已有18年,但如今也面临诸多发展挑战。比如,当下新能源产业已全面步入平价时代,以风电、光伏为主体的新能源陆续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对新能源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能力,以及更安全高效发电提出了高要求。
华能河口区域运检中心最早的风电机组年龄超过了14岁,如何确保更安全更高效发电,他们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尝试打造无故障场站。
PLC控制系统是被视为风力发电机组的“神经中枢”和“大脑”,长期以来关键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截至2024年12月,国产化风电PLC(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在河口风电场华锐1.5MW风机系统中成功试点投运,并完成98台机组推广应用。这有效解决了因WT98 PLC模块停产的“卡脖子”情况,提高了机组运行可靠性,促进了国产化工控产品的技术迭代更新。
华能东营河口风电场的风机组
胡鹏飞介绍,华能睿渥自主可控风电PLC,实现了核心器件100%国产、编程软件跨平台、控制逻辑防篡改、用户加密认证等多项功能,具备了完全自主可控的能力。经过统计,改造机组相对改造前总体故障率降低了20%,PLC模块相关故障率降低了85%,发电量提升比例约为2%。中国华能把山东作为投资重地、发展要地和战略高地,在能源保供、大基地建设、新能源开发、海上风电等领域不断加大投资布局力度。2024年底,华能山东分公司下属烟台电厂与烟台市牟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这也将是目前国内水深最深的海上风电项目。
华能山东半岛北L场址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拟建设42台1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0.4万千瓦。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为1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0万吨。项目已于2024年12月17日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
齐鲁大地,向新而行,追光逐风,华能奔赴山河。
海报设计:周寰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山河行·山东丨齐鲁大地上追光逐风,科技向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