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体育,是一种思想吗?

夜读丨体育,是一种思想吗?

言心远 2025-01-14 百科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夜读丨体育,是一种思想吗?

不久前,我给国内某思想类媒体平台投了一篇文章,很快就得到编辑回复,他抱歉地向我表示,他们一般不考虑体育类题材。

这个答复简洁明了,颇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从情感的角度来说,我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对这句答复产生了兴趣。因为它如此真实地透露出一种倾向:思想把体育关在了门外。或者更进一步,头脑把身体关在了门外,并且拒不开门。不知道他有没有细看那篇文章,但对于思想的拒绝,体育无能为力。

我也表示理解,这符合当今社会对体育和思想的基本共识,我们觉得体育不外乎就是一些赛事和身体活动,赛事就像娱乐节目,而身体活动不外乎锻炼,也就是一些动作套路或者技巧。可思想却是高尚严肃的精神活动,包罗万象,更何况在它的源头处,还伫立着像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纪念碑式的人物。

即使在当代,我们对思想活动的边界已经极大拓宽了。对音乐的乐评、电影的影评、社会热点的时评、对行业经济的评论,乃至美食评论,都能归为思想之列。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大众文化联盟。如果把这个联盟比作一场盛大的派对,那么在成员里,一定看不到体育。它没有拿到邀请函,只能独自坐在吧台上喝着啤酒。体育自己甚至心知肚明,就算这个联盟要扩大范围,它也只是备选列表中的最后一位。

说句公道话,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倒也不是因为思想看不起体育,而是思想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因为思想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思想”体育,所以只能把它搁置在娱乐、教育和医疗卫生的交叉地带。

这都要从思想的源头说起。因为思想起源于身体停滞的时刻,思想的勃兴以身体寂静为代价。身体的本质在于实践与活动,是一种动态能量;而思想是一种静观,所以只能在没有身体迹象的地方存在。这是思想唯一的软肋,但也是一个致命的缺陷,由此它最终只能通向虚无。

而身体暂居在体育中,使得体育成了模棱两可的一个领域。其模棱两可的程度之大,有诸多体现。比如我们都隐约知道身体是生命的根基甚至全部,但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却总“活”在头脑里。比如体育本是一个实践的艺术,但却越来越成为一种观看的节目。比如身体虽然是一个人的全部,但却不在这个人的思想范围之内。比如体育更接近于教育学和娱乐,而不是文学、艺术和哲学。

当代著名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经过实证研究表示,“是我们的身体而非外部现实构成了人类的基本参照,我们利用这个参照构建身边的世界与主观体验;我们最缜密的思想、最完美的行为、最巨大的喜悦、最深沉的伤痛,都是以身体作为参考标准,心智存在于身体并为身体而存在”。这就更加剧了体育的模棱两可:身体既然如此重要,那为何又如此不被思想重视?思想是在欺骗我们吗?

思想或许应该主动开门去理解身体,而不是等着被身体最终把门撞破。拿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来说,我们如此沉迷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难道不是身体对几千年来思想“垄断”地位的反抗吗?身体受够了各种字母、符号、段落、章节、概念、归纳、逻辑,于是报复性地沉迷在影像里。在这里,发挥作用的是情绪和感受,这是身体在以某种不健康的方式在显示自己的力量。再看看演唱会和体育比赛现场里,观众有多么热烈和疯狂。这都源于身体长期不被理解的逆反。

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问题,都源于“有致命缺陷的思想”,而思想也一直在忙于解决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于是陷入无尽的循环。这是匪夷所思的思想增殖方式,思想一直疲于“思想”,似乎已经无法停下来了。而解药会不会就在“模棱两可的体育”里呢——那个被孤立在吧台前自顾自地喝着闷酒的体育。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重新去理解思想,也重新理解体育。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思想欺骗了你,不必惊慌不必失措,因为你还有自己的身体。去试着感受它的感受,相信它的直觉,这些都是思想给不了的,它永远不会骗你,因为它就是你。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夜读丨体育,是一种思想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