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时间的肌理:比利时当代艺术展”近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呈现。展览通过展示16位比利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比利时当代艺术在绘画、雕塑、装置等多领域的魅力。据悉,本次展览是2025比利时文化艺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将通过艺术纽带连接中、比两国观众。
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比利时是欧洲的“首都”,巧克力之国、漫画之城,也是勒内·马格利特,奥黛丽·赫本的故乡。比利时并行荷兰语、法语、德语三种官方语言,这使得现代主义以来的比利时艺术创作语境多元并生。该国艺术家以创新和个性著称。
“时间的肌理:比利时当代艺术展”汇集了16位比利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时间为展览线索,将欧洲中部地带的比利时作为创作语境,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比利时艺术家们对社会议题、自然生态和人类情感的深切关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前比利时列日皇家美院院长丹尼埃尔·斯吕思介绍,近年来,多位比利时艺术家刚刚完成在中国的艺术家驻地创作,他们从中国的风景、城市和与当地人的接触中汲取灵感。这些常驻艺术家都带着对中国的全新了解离开,因此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他认为,中国或欧洲的当代艺术家在艺术研究中经历着同样的怀疑,同样的焦虑,同样的快乐。不同的是“隐藏”在画布后面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悲伤、阅历和内心世界。在每个艺术家的个人简历中,都有证明他们创作合理性的人文元素。
本次展览特别呈现三位比利时当代艺术的重要人物:丹尼埃尔·斯吕思(Daniel Sluse)、雅克·查理尔(Jacques Charlier)和阿兰·博尔南(Alain Bornain)。他们的作品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深入了解比利时当代艺术的窗口。
丹尼埃尔·斯吕思的绘画既“寄存”了早期形式主义的抽象,又衔接了欧普艺术,乃至极简主义等。同时也暗含了叔本华所言“一切艺术都向往着音乐的形态。”他的作品在特定的结构中推演出色块之间的逻辑,探索对几何形式的抽象秩序的打破和重构,在作品中建立某种自在的秩序感是其艺术创作贯穿始终的线索。
丹尼埃尔·斯吕思作品
雅克·查理尔是一位风趣幽默、难以归类的艺术家,他拒绝将艺术视为严肃的东西,他将自己定义为不拘一格的。他不断寻求思想和媒体之间的相关联系,他喜欢跨学科的工作方式,包括绘画、摄影、录像、音乐、写作、雕塑、装置、漫画和广告。他对不同风格和时期语言的模仿,凸显了主流艺术运动的特质、矛盾和衰落,使观众不断重温艺术史。
雅克·查理尔作品《美丽新世界》
雅克·查理尔装置作品
阿兰·博尔南致力于围绕图像和语言问题的多学科绘画实践。这些主要的艺术关注是时间性、记忆、消失和存在。他的画是一种真正的承诺。记忆被嫁接到上面。过去的痕迹,摄影的碎片,文字,生活的图像,都是他对自己喜欢的主题越来越多地反思的标志。
他的作品以散布彩色圆圈,呈现表达观念性的另一个维度。圆形是一个完美的几何形状,也指焦点、观点、细节点的概念。这些圆形是非常饱和的颜色,突出或有点凹陷,非常富有表现力。这些圆圈也可以唤起其他的东西,例如无限小或无限大。在无限小和无限大之间,唤起生命,生命的瞬间和暂停的时刻。
阿兰·博尔南的作品
同时,展览还呈现了多位风格鲜明的比利时艺术家:从娜塔莉·科尔特(Nathalie De Corte)的优雅与柔美,到米歇尔·莱昂纳迪(Michel Leonardi)的色彩实验,再到曲良臣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探索……
娜塔莉·科尔特作品
曲良臣作品
比利时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有同样关注的时代命题。蒂埃里·格鲁塔尔斯的画作将各种尺度和观点拼凑在一起反过来解构和质疑消费主义追求幸福背后的叙事,揭示了“理想生活”中隐藏的方面。
在他的作品中,人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有效。从遥控器到家具,再到汽车,没有特定的标志等级。人物的面孔和轮廓取自旧杂志,在他的色调中,这些面孔和轮廓就像他们周围熟悉的物体一样。平庸的姿态和人类所传达的刻板印象被凸显出来,在善与恶之外,假冒伪劣的游戏并没有缺席。
蒂埃里·格鲁塔尔斯作品
蒂埃里·格鲁塔尔斯作品
展览力图全面展现比利时当代艺术的丰富样貌。作品中所承载的时间痕迹和呈现的肌理,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生命凝聚的结晶,也是中比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视觉见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比利时驻华大使安博宁(Bruno Angelet)在开幕式上表示:“非常开心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看到一个精彩无比的比利时当代艺术展。我认为艺术是向世界传递比利时文化的最好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进入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世界。我们将本次展览看作一个向世界展示比利时文化艺术的窗口,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对中欧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更多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比利时当代艺术展:16位艺术家呈现“时间的肌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