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闫桂花
即便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进程在持续减退,城市的全球影响力及其与全球的连通也在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数字化,预示着新一轮全球互联互通与交流浪潮的兴起,科尔尼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
该指数报告排名前十位中有三个中国城市,其中上海时隔两年后重新跻身前十,升至第8,获得该指数史上最好位列;北京被新加坡超越,从去年的第5位将至第6位;香港则上升一位,从第10位升至第9位。
过去一年,中国城市得分增长迅猛,涨幅超过25%,“显示了中国经济与国际化发展在疫情后快速复苏的强大韧性和潜力。”31个中国上榜城市的排名几乎全线上扬,近七成的城市排名上涨5名及以上,如上海、深圳、南京、武汉、天津等;近三成的城市排名上升10名及以上,如重庆、青岛、郑州、东莞等。
欧洲城市依然领先,亚太和北美得分幅度提升最大
报告的评估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通过《全球城市综合排名》(GCI)衡量156个城市当前的全球联通性与影响;二是通过《全球城市潜力排名》(GCO)分析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对这些城市未来建立全球枢纽地位与影响力的潜力进行预测。
在今年的报告中,《全球城市综合排名》删除了“电视新闻接收率”这一指标,新增了“入境政策的便利性”、“互联网速度”和“数据中心数量”三个指标。这一综合排名涉及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与政治事务五大维度,在这五大维度下,又进一步划分了31项评估指标,包括市场活力、教育水平、信息获取便利性、文化和娱乐活动多样性,以及国际民间组织的活跃度等等,旨在更精确反映全球城市的互联互通水平。
整体而言,过去一年,全球多数地区的城市得分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扭转了前几年的下降趋势。从全球分地区得分变化来看,中国、拉美、中东地区涨势迅猛,实现了10%以上的涨幅,北美、欧洲和亚太等地区得分微涨,而非洲地区呈轻微跌势。
在《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欧洲仍然是城市平均得分最高的地区,但亚太和北美地区的城市得分提升幅度最大。今年榜单的前四位城市排名与去年一致,依次为纽约、 伦敦、 巴黎和东京。新增的数字基础设施相关指标进一步巩固了这些城市的领先地位。
在今年的潜力排行榜中,城市排名出现显著波动,新兴城市持续崛起,有望进一步挑战既有领先城市的主导地位。榜单前五位城市依次为旧金山、慕尼黑、哥本哈根、卢森堡和首尔。欧洲城市的表现依然强劲,尤其是在治理、居民幸福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报告还显示,美英等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的收紧,导致外国人才流失严重,为其他国家创造了宝贵的机会,导致全球人才进一步向新兴城市汇聚。在人力资本维度下的“入境政策的便利性”指标排名中,阿布扎比和迪拜并列第一,卢森堡和新加坡也表现亮眼;同时美英两国未能跻身前列,不过西欧在人口流动性方面排名依旧领先。
中国城市涨势凶猛,展示了疫情后快速复苏的强大韧性
报告指出,中国城市总体得分超过25%的涨幅背后,既有2022年底完全放开后,各维度国际交流复苏带来的2023年得分的修复;也跟今年的《全球城市综合排名》评估体系微调后更关注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实力有一定关系。不过,报告强调,上述因素固然有,“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城市国际交流的恢复与城市韧性的体现。”
随着2023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批稳预期、稳增长、强信心的政策,在市场关切的金融资本市场、扩大消费等重要议题上释放出积极信号,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在国际商业舞台和政治事务交流上的回归。
对上海而言,商业活动、文化体验与信息交流的维度是该城市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23年,上海全年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实现了新的突破,达 43.9%,其中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行业的产值增长 32.1% 和 21.3%。同时,上海也在加快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举办大量的文化交流与艺术展演活动,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不断夯实,也有效增强了上海城市品牌的“软实力”。
“当前全球前十的城市中国占据三席(北京、上海、香港),并分别代表了中国最重要的三大城市群。” 科尔尼合伙人周鹏远补充道,“此外,杭州和成都两个新一线城市的领头羊,也都实现排名上升,并双双进入全球城市前50%的第二梯队之列。中国的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不断实现新的飞跃,预期将维持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版图中的竞争力。”
“新型全球化”
今年的科尔尼《全球城市指数报告》对全球各大城市的互联互通,以及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表现出强烈的乐观情绪。报告称,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经历了地缘政治不稳定、经济波动以及社会和政治变革所带来的多重挑战,从多个方面进一步瓦解了三十年来所倡导的全球化模式。“然而,也恰因如此,一种更为多元化、数字化且短期内充满更多不确定性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正在悄然兴起。”
一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的全球联通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这表明,全球城市并没有减少与世界的联系或参与全球活动,反而迎来了新一轮的复兴。另一方面,今年全球城市也展示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强大的“适应性”。比如,面对地缘政治冲击导致的航路受阻,全球城市做出了灵活调整。报告发现,在商业活动维度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中,“航空货运”指标排名的上升与那些易受红海航运中断风险影响的城市整体排名的跃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报告同时提醒,除了全球地缘经济层面的不稳定性之外,城市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加剧带来的严峻环境挑战。气候灾害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城市作为能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它们在承受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些问题的发展。对此城市政策制定者应该改变以往碎片化式的解决方案,采用更加系统化、更加积极的方法全方位应对这些挑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