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源含文 2025-01-26 百科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杰西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汽车智能化元年,生死殊途。

这一年,一场前所未有的 " 科技平权 " 被掀起,高阶智驾 "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些品牌凭借新范式青云直上。

同样是这一年,汽车行业大浪淘沙,部分玩家相继倒下,悄然湮没于时代洪流。

这些玩家是谁?故事的结局走向何方?

看了这份名单,也许你会明白。

2024,这些造车新势力掉队

角逐远未停止,淘汰赛还在继续。

据智能车参考不完全统计,2024 年,有11 家造车新势力在竞争中逐渐掉队,甚至音讯全无。

下面按照 " 掉队 " 大致的时间顺序,依次讲述他们造车这一路。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高合汽车

这是成立于 2019 年的豪华纯电品牌,起初瞄准的是 60-80 万元的高端市场,2021 年交付的首款车型高合 HiPhi X,以及 2022 年的 HiPhi Z,售价都在这个区间。

但 2021 年和 2022 年,高合汽车的销售都没有突破 5000 辆,分别为 4237 辆和 4349 辆。

为提振销量,高合在 2023 年 7 月推出 HiPhi Y,价格下探到 33.9-44.9 万元,2023 年整体销量突破到约 8000 辆。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2024 开年第一天,有消息称高合汽车停产停工,不久后公司发布公告确认停摆,之后几个月尽管尝试了多种自救措施,包括寻求外部投资,高管直播带货等等,但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到 8 月,一纸法院的决定书,宣告高合进入 " 预重整 " 阶段,尚有一线生机,但现在只能静等白衣骑士降临。

悠遥科技

悠遥科技,是一家 2018 年成立的新势力,也许很多人感到陌生,这是因为公司发展重心主要在欧洲,创始人路迪和陆斌,都来自传统汽车行业。

2019 年,首款纯电小型车 YOYO 亮相,公司表示这是利用3D 打印制作生产的车辆,可降低80%以上的研发时间和成本,还能进行换电,售价 1.39-1.59 万欧元(约 10.6-12 万元)。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2021 年,YOYO 正式在欧洲上市销售后,当年累计销量就达到 1 万辆,成为当年在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到 2023 年 10 月,路迪透露公司已经接近财务转正

然而,2024 年 4 月,全体员工通过官方微信账号的一篇《告股东书》,爆料了公司实际的困境:

由于管理层的种种问题,以及融资不理想,公司强行生产大量库存,2023 年底时公司现金流已接近断裂,还裁掉了全球销售团队。这家公司,也在爆雷之后逐渐没有音讯。

恒驰汽车

2019 年,恒大高调入局造车,2020 年推出了恒驰品牌,一辆车都没造出来的时候,巅峰市值就高达6000 亿元

之后,资金丰厚的恒大开启 " 买买买 " 模式,通过收购获得技术和造车资质,2020 年一口气发布 6 款车型,然而,随着恒大资金断裂,恒大汽车也受到了冲击。

由于资金短缺,恒大汽车的研发团队大量裁员,一度陷入停工停产,多款车型进度延后,只剩恒驰 5在推进,也是恒大汽车唯一交付的车型。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然而恒驰 5 销量表现始终惨淡,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累计交付超过 1389 辆,恒大汽车彻底陷入资金断裂的停工状态。

2024 年 9 月,恒大汽车子公司,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的个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了破产清算,恒大汽车也在沉默中逐渐隐匿。

法拉第未来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2014 年在加州创办了法拉第未来,已推出的只有 FF 91 这一款车型,概念车在 2017 年发布,不过因为资金紧张,一度陷入困境,当时离破产重组只有一步之遥。

好在贾跃亭拿到了一笔关键投资,公司也通过 SPAC 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2023 年 4 月,FF 91 正式开始生产。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2024 年初,测试车在上海现身,此后 FF 91 开启量产,已交付13 辆车,其中一辆由贾跃亭本人贡献,之后,市场上关于法拉第未来的消息,就逐渐没有了波澜。

不过就在最近,贾跃亭透露了最新进展,公司正在打造第二品牌FX6 系列,计划在今年 3 月披露更多信息,这也将是法拉第未来翻身的最大赌注。

哪吒汽车

2014 年,合众新能源成立,创始人方运舟曾在奇瑞工作 16 年。2018 年,张勇加入担任 CEO,为品牌起了一个更有记忆点的名字 " 哪吒汽车 ",也是同年,合众新能源推出首款车哪吒 N01。

之后,张勇带领哪吒继续推出了哪吒 U 和哪吒 V 车型,正式打响这一招牌,也吸引来了周鸿祎、宁德时代和北汽等的投资支持。

2022 年,哪吒迎来高光时刻,以年销 15.21 万辆的成绩,成为当年力压蔚小理的新势力销冠,但之后的两年,哪吒很快就从这个位置滑落,2020 年的赴港 IPO 计划,也兜兜转转到 2024 年 6 月才递表。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之后公司又推出了哪吒 S 和哪吒 GT,试图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却是没有达到预期。2024 年 10 月,有消息爆料哪吒裁员、欠薪,也是从那个月开始,哪吒没有再公布交付数据。

哪吒汽车的故事没有结束,本身还有资质、工厂,以及 10 万左右的年销量,只是走向何方尚不明确,暂且躺在 ICU 等待转机。

极越汽车

极越汽车,前身是集度汽车,于 2021 年在百度与吉利联手下诞生,百度提供技术,吉利造车,创始人夏一平曾是摩拜单车的联创。

极越是最早一批搭载纯视觉智驾系统的玩家,针对中高端市场推出了两款车型,极越 01 和极越 07。

但因为取消门把手、采用中控屏挂挡等 " 超前设计 ",再加上 24.99 万 -33.99 万的上市价,极越 01 并没有打开市场销量,极越 07 吸取教训并价格下探,增长了一波销量,但很快遇到小鹏 P7+ 等爆款车上市。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2024 年 12 月,极越陷入了资金短缺的舆论当中,11 日晚,公司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极越进入创业 2.0 阶段,车主员工围在公司大楼等待说法。

事件持续发酵几天后,最终是百度和吉利站出来,宣布车主兜底智驾以及售后,为极越的造车故事暂且画上句号。

图灵智卡

随着图森未来的造车之路宣布结束,其专注打造卡车业务的新势力 Hydron,中文名叫图灵智卡,也走向结局。

2021 年,图灵智卡在北京成立,由图森未来董事长、原 CEO 陈默带队,团队部分人员抽调自图森未来,创办第一年估值就高达 10 亿美元。

3 年来,图灵智卡打造了两款 SUV 和一款皮卡车,都搭载博世的辅助驾驶功能,已来到量产前夜。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然而,2024 年,由于图森未来事件逐渐走向失控,图灵智库这边的业务也随之搁浅,此后,原本专注无人车业务的图森转型 AIGC。

至于图灵智卡,陈默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智能车参考,他的造车创业已结束,图灵智卡正在等待清盘出售。

合创汽车

严格来说,合创汽车的 " 宣判时间 " 是在今年年初,但实际的掉队,在 2024 年就成为了定局。

合创汽车原本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 " 联姻 ",2018 年由广汽和蔚来合作创建,团队里有不少汽车人才,背靠两家车企,合创成立仅 2 年多,第一辆车合创 007就面世了。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被消费者诟病是换壳的埃安 LX,销量始终惨淡,随后蔚来退出股东,由珠江投管接替,公司高管也经历了频繁变动。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接下来 4 年,合创又推出了合创 Z03、合创 A6、合创 V09 三款,覆盖从轿车到 SUV 再到 MPV,以及 10 万 -50 万的价格区间,然而始终销量平平。

到 2024 年 11 月,消息称合创上海分公司员工全面裁撤,广州总部只剩约 50 人维持基本运营,广汽也在今年年初发布公告,宣布将兜底工资和售后,这也象征合创已从汽车行业退出。

海外市场,还有这些玩家

细数过国内玩家的历程,再来简单回顾国外这些倒下的车企,虽然他们面对的竞争没有如国内一般激烈异常,但背后的造车故事,同样值得细细揣摩。

英国滑板造车明星玩家Arrival,成立 9 年烧光 178 亿资金断链,没交付一辆车,2024 年 1 月无奈从纳斯达克退市,并在之后宣布破产,把部分资产卖给了另一家滑板造车鼻祖公司 Canoo。

然而,Canoo 的造车梦也在今年戛然而止,就在不久前,这家于 2017 年由法拉第未来前高管在德国创办的公司,发布公告宣布破产停运。

相比 Arrival,Canoo 的进展要好很多,总共推出了四个系列的车型,然而商业模式却成为其最大的绊脚石,2C 市场没有打通,2B 市场的订单量非常有限,随着创始高管的接连出走,公司也沦为空壳。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来自美国的电动汽车公司Fisker,成立于 2016 年,创始人是汽车行业 30 年老兵,造车采用 " 轻资产战略 ",自己不建工厂,而是由 Tier 1 巨头麦格纳代工

公司创立之初宣称要和特斯拉打擂台,2020 年的首款车 Ocean 要对标 Model Y,但实际 2023 年交付后产销平平,当年只生产了 4929 辆,大约是最初目标的九分之一,后来更是因为屡屡故障而被频频投诉调查,口碑急转直下,最终资金断裂破产。

还有一位突然倒地的,是美国自动驾驶明星Cruise,年底被母公司通用汽车断供,对于极其烧钱的 L4 玩家而言,与宣判 " 死亡 " 无异。

Cruise 成立于 2013 年,创立之初就瞄准无人车和自动驾驶,2016 年被通用汽车收购,背靠雄厚资本,Cruise 推出了没有方向盘、完全重新设计的无人驾驶原型车 Cruise Origin。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然而,在 2023 年 8 月硅谷全面解禁无人车仅一周,Cruise 无人车就不断造成事故,Cruise 因此被调查,偏逢此时 Cruise 发生了拖拽行人等更严重的事故,无人车运营资格被吊销,陷入了长达一年的封禁。

也正是如此,Cruise 一再错过发展的宝贵窗口期,倒在 L4 复苏的前夜。

整体看来,车企活命的关键有三点:时机、销量和资金链。而影响销量的关键,背后原因交织复杂,唯有一点很明了:技术,才是保命的关键底牌

留在原地的智能车供应商

对汽车行业而言,供应商本身面临行业内的激烈竞争,而车厂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一旦倒下,供应商必须要面临接连的压力,甚至可能随之倒塌。

这一部分,我们将按照产品的不同类型,分别盘点 2024 年陷入危机的智能车供应商。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解决方案供应商

第一家是比较知名的禾多科技,2017 年成立,据公司官网介绍,禾多聚焦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车两大应用场景,是极少数拥有全栈自动驾驶研发能力的公司之一。

创始人倪凯,曾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高级科学家,也是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重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此外,公司还云集众多人才。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2023 年上海车展期间,禾多展示了一波自研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 HoloArk 等产品,同时官宣获得了广汽、奇瑞和东风三家大型汽车集团的定点。

但 2023 年,在竞争广汽的项目时,禾多败给了 Momenta,并且那年 7 月之后,由于没能获得新的融资支持,禾多的资金链逐渐紧张。

雪上加霜的是,2024 年 2 月,高级副总裁、合伙人蒋京芳,带着团队部分核心人员加入知行科技,与此同时,公司也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广汽作为禾多第一外部大股东和最大的客户,出手帮助禾多进行重组计划,但推进到 8 月时,重组以失败告终,同一个月,禾多散了大部分核心部门,并暂停了研发活动,自此陷入停摆。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另一家企业,是 ADAS 解决方案供应商纵目科技,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是小米官宣造车后投资的首家产业链企业。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智能驾驶产品和解决方案销售,与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服务两大块,前者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主要为车企提供由智能驾驶控制单元、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及配套软件,以及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驾驶系统。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纵目科技曾数次冲刺资本市场,但都以失败告终。在其披露的招股书中,可以发现公司营收增速正在逐渐放缓,但净亏损在持续扩大,并且营收严重依赖大客户。

之后,纵目科技开启转型,并行推进智驾、蚕丛机器人两大业务线,但都没能让现金流实现明显增长。

11 月,纵目科技宣布因公司业务未达预期,公司资金链紧张,工资暂停发放,只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正在等待新的资金拉一把。

电池供应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充电成为首要刚需,尽管有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中国玩家占据全球约一半的份额,仍有不少国外玩家想要入局分一杯羹。

然而现实,远没有预想的轻松,Ambri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2009 年,麻省理工学院唐纳德 · 萨多威教授发明了液态金属电池,第二年,他和学生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旨在替代锂电池。

这种电池只依赖锑(初期为镁)和钙两种矿物元素,比锂电池价格更低,且相比同等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能够更长时间地储能。

愿景很宏大,Ambri 吸引了超 10 亿元融资,其中比尔盖茨就投了三轮。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然而,2015 年,因为实际生产镁和锑基化学物质过程存在问题,公司曾宣布裁员 25%,并推迟了商用原型电池系统的计划,又在 2017 年转换了技术路线,却始终没落地量产。

2023 年,Ambri 启动了 F 轮融资,但领投者在最后时刻选择退出,致使融资失败,投资者也逐渐失去耐心,公司资金出现危机,最终宣告破产,被拍卖了 3800 万美元。

另一家是Northvolt,被视作欧洲电池最后的希望,成立 8 年,融资金额高达 200 亿美元,背靠的大众集团持有公司 21% 的股份。

起初,Northvolt 野心很大,想从电池材料,到电池制造,再到回收,全部打造成一体化,打造出欧洲的电池产业链。

然而不论是技术还是原料,Northvolt 都遇到了挑战,例如实际生产存在质量问题,良品率较低,不合格产品需要返工,很大程度拉低了生产效率。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此外,由于电池原材料短缺,还需要大规模进口,原本想要帮助欧洲车企摆脱亚洲供应链的 Northvolt,反而对其依赖更严重。

因此,Northvolt 的产能远远低于预期,产品只能延迟交付,并因此错失了宝马 20 亿欧元的大单,成为闪崩的开端。

2024 年 8 月,由于资金告急,公司突然关闭了子公司 Cuberg 的研发部门,并在 11 月把 Cuberg 卖给了硅谷电池初创公司 Lyten,在裁员 20% 仍难维持的情况下,Northvolt 宣告破产。

激光雷达供应商

" 去不去激光雷达 " 尚处争议当中,美国激光雷达最后的希望Luminar,已徘徊在悬崖边。

Luminar 成立于 2017 年,创始人是 17 岁从斯坦福辍学的天才少年 Russell,启动资金由 PayPal 联合创始人 PeterThiel 提供,之后还得到了沃尔沃、戴姆勒的投资支持。

Luminar 还定点了沃尔沃的纯电旗舰 SUV EX90 项目,然而量产时间屡屡推迟,首批产品直到 2024 年下半年才交付,到目前,这家公司的产品只在 3 款车上量产。

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这让市场开始对其产生质疑,2024 年 8 月,公司被曝有财务造假嫌疑,深陷舆论风波,股价更是坠入深渊,高达 120 亿美元的巅峰市值已缩水 99%。

2024 年 11 月,Luminar 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之后进行了反向股票拆分,将 15 股合并为 1 股,在纳斯达克保住了一席之地,只是有没有翻盘的机会,还不好说。

在 2025 年竞争更加激烈的车圈,你认为谁会下一个下牌桌?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2024年17家智能车企业进了ICU:有人抢救,有人退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