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火热的春节档、《哪吒2》刷新影史票房纪录,持续引发热议。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称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过高。
有市民表示,其所在的浙江玉环市大年初二、初三的电影票价达到峰值,高的有139.9元,低的也有89.9元,早间和夜场的会稍微比黄金时段便宜十到二十元。在初六、初七左右,票价开始回落,电影票价在50元至75元间。
![马上评|如何看待“春节档电影票价过高”的吐槽](https://image.thepaper.cn/image/339/617/987.jpg)
春节当天浙江玉环市某影院《唐探1900》票价截图。网友晓晓提供
在春节档等特殊档期,关于电影票价的讨论其实并非第一次出现。极端的高票价毕竟是个案,更公允的还是应该看平均票价。有数据显示,近些年电影票价持续上涨,至2024年时已连续4年均价超过40元。消费者在实际体验中,也能感受到这一趋势。
电影票价上涨是个复杂的现象,背后有诸多成本叠加的因素。最直观的是电影拍摄、制作成本,近些年同样在快速上涨。比如,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平均制作成本已攀升至8000万—1.2亿元,春节档的爆款《哪吒2》作为重量级大制作项目,成本高达5亿元左右。数亿元的成本如今已经不罕见,这些自然会传导进票价里。
另一方面,电影作为一个动态波动明显的市场,很容易受到时间和区域的影响。比如春节档、国庆档、暑期档,往往观影人数会迎来井喷,票价自然会有所上涨。
同时,近年来春节档另外一个颇为反直觉的现象是,有些中小城市、县城的票价比一线城市还要高。这主要是由于春节期间大量年轻人返乡,造成观影需求井喷,而小城市的影院资源又不如大城市那么充裕(想想春节期间县城的堵车盛况)。如此一来,供求关系会突然失衡,导致价格飙升。
其实从整体来看,今年的电影票价已经有所回落。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50.8元,虽高于2024年春节档,但已经低于2022年和2023年的平均价格。
只不过,这一降幅还不够明显,或者说现在电影票价格和观众的心理预期仍有差距,由此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吐槽。平心而论,电影票价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概而论票价应该定多少,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但这种市场现象依然值得认真对待,关于票价的吐槽其实折射了影视行业的一些共性问题。
比如,当前头部电影过于集中在春节档等热门档期,这既会造成票价迅速上涨,同时也反映出大制作全年分布不均等问题。有统计显示,现在电影消费者平均一年观影两次,有60%的观众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这说明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仍然有限,很多观众还没形成稳定的观影习惯。
此外,影院资源建设、分配失衡的问题,也应当引发重视。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2800余个县城拥有4.8万块银幕,单银幕服务人数远高于大城市。这意味着电影资源还有进一步下沉的空间,小城市的文化娱乐消费也需要进一步提振。
所以,针对部分观众的吐槽,目光还不能只看在价格本身,更重要的是改善背后的行业生态。鼓励更多的优质电影制作,合理排布全年电影档期,加大部分区域的影院基础设施投入,建立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比如春节档《哪吒2》一枝独秀,那么其他电影是否可以适当降低票价以增加竞争力?
总之,票价过低、过高,都不利于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观众需要物美价廉的观影体验,从业者需要基本的市场回报,二者相辅相成,才是一个更加理想的行业生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马上评|如何看待“春节档电影票价过高”的吐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