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噪音扰民的情况时有发生
从设备故障产生的噪音
到人为制造的 " 魔幻电音节 "
各种各样的花式噪音扰民
小坊也曾多次报道过
《怪异 ! 不分昼夜 , 深夜尤甚 ! 上海一小区居民束手无策 ! 真相竟是?》
《不分昼夜,互不相让!上海一小区居民崩溃 … 索性把窗户封死!》
《魔怔了!上海阿婆用晾衣杆顶住音响 " 粘 " 在天花板,全楼被魔音灌耳 …》
最近,家住松江区伴亭路 888 弄
象屿名城的多位居民
通过《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称
小区居民也遭遇了噪音扰民
但噪音来源有点不一样
↓↓↓
是个九旬老伯伯
到底是为了啥呢?
了解前因后果的小坊不禁感叹
老人也作孽,邻居也作孽
据多位居民
向坊记提供的视频显示
这位老人站在阳台上
向外大声呼喊
不少邻居表示
老人此举已有 2 个多月
一开始是拿着喇叭叫喊
后来还亲自上阵
情绪激动的叫喊声
比喇叭更具穿透力
有时老人在深夜
还要叫嚷多次
这样的噪声折磨
让不少邻居已在崩溃边缘
居民:
我们任何人没有他这个嗓门,他这个喉咙响得真的是 … 他一晚上要三四次,怎么休息好呢?晚上 12 点、1 点、2 点也叫,我有时都是给他叫醒的。
老人为何要半夜大喊大叫?
邻居们隐约听到
老人希望居委来解决
自己的家庭纠纷
杨女士 楼下邻居:
大概的意思是他们家里可能有一些老人父子之间财产分配不均的问题,他可能想重新调整。他找过居委,但居委没有办法帮他协调,他也没有办法直接去找到他想要协调的儿子,所以他现在就火气比较大。
老人几次三番扰民
除了保安上门劝阻外
邻居们还报过警
甚至还陪老人去小儿子的单位
谋求解决
不过都收效甚微
居民:上次去敲门,我们说打 110 吧,保安说阿姨你们不要打了,这个小区打 110 的太多了,每天都打。他儿子就这么和居委会说的,你下次也别打给我了,我也不会来了,有什么事我们就法庭上见。
居民:他有个儿子是三甲医院的专家门诊医生,(但)到医院里去根本面都无法见到。
一时间
居民之间的氛围紧张
关系也剑拔弩张
居民:你叫什么啊!有问题去找法律援助,别找我们。
居民:他的意思是要叫你们帮他解决,我给你们压力,你们好找居委会解决。但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能解决的呀,你要维权,我们也要维权,我们居民怎么办呢?
业主群里也吵翻了
↓↓↓
老人为何要用
如此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
↓↓↓
经坊记了解,这位 96 岁高龄的杨老伯有三个儿子,但长期独居在小区。
去年 10 月,老人突然找到居委会,希望帮他调解家庭纠纷,重新分配财产。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他希望曾经给小儿子的 22 万能够返还给他,自己回位于桂林路的老房子去住,同时小儿子把户口从老房子迁走。
居委虽然帮助老人联系了公益律师,但 4 位律师轮番上阵,仍未解开老人心结,倔强的老人家还一度睡在居委 " 示威 "。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因为老人觉得住在居民区,居委会就应该给他解决全部的问题。在律师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意见和老人的设想得不符时,他当天就住在了居委会,住了 2 天一夜,当天还拒绝进食。
昨天(12 日)上午,坊记和属地居委及热心邻居一起上门,希望能劝说杨老伯不要再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打扰邻居。
在杨老伯家,坊记通过交谈发现,老人身体健朗、思路清晰。家中还专设一面奖状墙,挂满了子女及自己曾获得的荣誉。
在交谈中,杨老伯也向坊记吐露了心声,表示自己知道噪音扰民不可取,但无奈只能通过这个办法引起大家关注,表达满心委屈。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你的事情邻居都知道的。
杨老先生邻居:我们都知道的。
杨老先生:你们不知道,我有很多委屈闷在心里没办法了,今天你们来了我要讲一讲,你们说我不对、批评我,我接受、我道歉,该上的制裁给我上,不要照顾我的年龄,因为这样是犯罪。
不过一谈及噪音扰民问题
杨老伯就开始“装傻充愣”
要求居委按其心意
帮助解决家庭纠纷的态度
依然十分坚决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近期你的邻居反映,喇叭你这几天是没有叫了,那么以后是不是都可以不放喇叭了?因为你正在打扰小区 600 多户的居民。
杨老先生:我说不放就不放,但是问题没有解决我还是要放。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老师,你的家事纠纷不是居委会给你一句两句可以解决的,你家事即使没有解决,你也不能够打扰这么多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不对?
杨老先生:听不清楚了,听不清楚了 ......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你不能每次我和你提到关键的事情你就听不清了。
此前,居委虽也多次联系老人的三位儿子,不过都未能取得很好沟通,后来甚至连电话都无法接通,老人这这才开始用喇叭播放自己的诉求。
常艳红 云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老人的二儿子在新加坡工作,常年在国外;大儿子已经退休,居住在宝山区;小儿子在职,是一名医生。我们主要和大儿子和小儿子联系,也希望他们能够重视,但是收效甚微。我们九亭镇一直要求“三所联动”,推动解决他们的家庭矛盾,但他的儿子拒绝,等到今天也没有联系居委会。
此外还有个棘手的问题
↓↓↓
老人的吃饭问题
原先,老人的三个儿子每月会轮流为其送饭,饭送到门口,人就走了。随着父子关系的恶化,本月开始已经没人送饭了。
杨女士 杨老伯楼下邻居:
之前听说是孩子给他送饭,但是像送外卖一样,自己也是见不到人的,按了门铃就走了,所以老人觉得没有人说话。
为了解决杨老伯本月的吃饭问题,属地工作人员和坊记一起拨打了老人三个儿子的电话,最后只有大儿媳接听了电话。
对方表示,由于家庭内部矛盾,目前在送饭问题上确实发生分歧,不过她愿意和居委书记见面,先当面商榷。
大儿媳:二月份不是我们送。
书记:他现在没人送,你们是不是可以承担一下这个责任,然后兄弟之间再去解决?
大儿媳:那怎么办啦,家里两个儿子竟然都不管,钱拿了却不管老人,你说我们怎么办?你们居委不是有人给他送饭的吗?20 元一顿,你去帮他办这个好了。
书记:你们要过来先缴纳费用,可以享受政府补贴。
大儿媳:那你拿他退休工资去办好了。
书记:老人不愿意。
大儿媳:那你什么时候在,我吃好饭过来要 2 个小时,3 点钟左右你到他家里来,我和你一起去。
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杨邹华表示,将自己的家庭矛盾通过 " 扰民 " 的方式放置于 " 公领域 " 以谋求解决,十分不妥,且已触犯相关法律。不过在实践中,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通常情况下还是会柔性处理,建议属地真正发挥好 " 三所联动 " 机制,让诉求各方重回谈判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对于是否要起诉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律师认为,杨老伯头脑清晰,有一定的退休工资和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无需监护人照顾。不过这不等于子女尽到了“赡养”义务,除了为父母提供物质支撑,履行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也是 " 题中应有之义 "。
杨邹华 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这个老人是典型的物质条件不差,但缺少子女对他的关怀和赡养,我们的赡养不仅仅能是包含了金钱方面的给予,应当还是要包含情感的关怀,日间的照料,医疗的护理,这些都是赡养的义务之一。
小坊希望
杨老伯的家庭矛盾
能早日解决
也能早日还小区居民
一个安宁的环境
看看新闻记者 : 李仕婧
编辑 : 小门耳
视频编辑 : 须志洋,吴凡
摄像 : 朱勇
责编 : 李丽洁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沪九旬老人日夜激动大喊,唤不来三个优秀儿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