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独步天下,每年都会吸引无数人前来一睹潮起潮落的壮观。为了防御钱塘江洪潮灾害,从古至今,人们修筑了各种形式的海塘,它们护卫着杭州的农耕与生活,见证了此间的发展与繁荣,被誉为“海上长城”。12月5日,位于古海塘文化公园内的临平古海塘博物馆正式开馆,向观众讲述古海塘的历史与布局。同时,第三届古海塘文化节启动仪式也在临平古海塘文化公园举行。
历经千年变迁,杭州的大部分海塘消失在岁月中,仅剩下三处大型遗址留存。其中位于临平区的一段,原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历考古发掘、异地迁移和保护开发,变身为古海塘文化公园。
古海塘文化公园占地568.5亩,由博物馆、室外展陈区域、游步道、嵌入式体育场地、河道湖体和景观绿化等部分组成,在功能布局上打破了传统建筑边界,实现融古海塘文化遗产整体保护、陈列展示与公众欣赏于一体,构建起了“博物馆+文化公园”的叠加体验模式。
古海塘文化公园
临平古海塘博物馆外观
12月5日,位于古海塘文化公园内的临平古海塘博物馆正式开馆,第三届古海塘文化节启动仪式也在临平古海塘文化公园举行。
今天我们有了高大的混凝土堤岸来抵御潮水的冲击,尚且还要反复提醒游客注意观潮安全,可想而知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要抵御汹涌的潮水对土地的冲刷,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夯土、木柴、竹笼、石条、铁锭……古人把所拥有的建筑材料运用到了极致,造出设计巧妙、结构坚固的海塘,这才能够抵御住汹涌的钱江潮,保卫家园的安全。
在古海塘文化公园里,集中了古代海塘的六种形制,分别为鱼鳞石塘、条块石塘、竹笼石塘、柴塘、范公塘、土塘。它们南北成列排开,展现历史上海塘的真实布局。临平古海塘遗址是世界首例六道古海塘整体迁址,也是规模最大、整体结构保存最完整、发现塘型结构最齐全的古海塘遗址,它的发现与古文献相互印证,为研究古海塘的结构、砌法及古代水利技术史提供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平古海塘遗址
临平古海塘遗址
临平古海塘博物馆坐落于公园中心,占地约4500平方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与古海塘文化元素,成为该地区的新文化地标。
博物馆的设计颇具巧思,游人行走在最高、最坚固的鱼鳞石塘向下望去,一旁是潮水拍岸,一旁是良田民居,古人和潮水拉锯争地的艰苦拼搏场景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
临平古海塘博物馆
博物馆有沉浸式体验、数字化互动等,生动展现了古海塘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及工程技术成就。
走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弧形LED屏,播放介绍海塘历史的《千年海塘复今朝》主题影片。另一侧则是巨大的柴塘遗址,根根深深扎入夯土的木桩彰显人类与江水博弈的决心,辅以波浪场景、潮水声音、感应式水纹灯的组合,还原出滔天巨浪冲击海塘的场面。
展览还原出滔天巨浪冲击海塘的场面
特别是在博物馆的尾厅,观众可以通过操作小型古海塘模型,观看筑造技术和迁移保护过程的动画演示,以及通过触摸屏和裸眼3D技术,与虚拟数字人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古海塘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内部
博物馆内部
12月5日的发布会中,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谈道,古海塘不仅是水利工程的瑰宝,更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博物馆的建成,为古海塘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手段,将古海塘的历史脉络、建筑技艺、文化意义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古海塘的魅力,领略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将进一步推动古海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开幕仪式
当天下午,博物馆还举办了“千年海塘·潮涌临平——古海塘文化沙龙”,邀请了多位专家就古海塘的考古发现、文化价值及其与钱江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博物馆还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海塘文化研学体验、公园打卡有礼、海塘秋歌音乐诗歌朗诵、海塘传统戏曲展演等,旨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海塘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除了博物馆和室外展陈,古海塘文化公园还包括游步道、嵌入式体育场地、河道湖体及景观绿化等部分。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临平古海塘博物馆开馆:看“海上长城”的独特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