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方文坛》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主办,上海市“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创新团队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文明互鉴与城市中国——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科会堂召开。以下是“第十单元:万象城市”的主要内容。
喻阳先生主持
第十单元的主旨发言由《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喻阳主持,共有四位专家学者发言。
叶祝弟主编发言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聚焦城市中国的出场,阐述了人文城市研究的历史维度、内在维度、人文维度。在历史维度,城市中国作为研究概念的提出,建基于乡土中国、城乡中国的丰富学术土壤之上。城市中国是乡土中国、城乡中国发展的逻辑必然,它层累并内蕴着乡土中国和城乡中国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想象。在内在维度,应该把城市作为方法、把城市作为家园、把城市作为生命体。在人文维度,他从本次人文城市跨学科研究学术共同体Logo“徐家汇藏书楼之窗”的设计理念谈起,从武康路阳台之窗,到张爱玲的《传奇》,再到金宇澄的《自画像》,及至梵高《田野里的农夫》,无论是现实建筑还是艺术作品都把窗作为重要的意象。在这里,“窗”是“无中生有”,“窗”是“壶底天地”,“窗”内是郁郁困顿,“窗”外才是无限可能。他认为,城市研究的关键是“透窗见人”,向“窗外”看,才能发现由城市的人组成的勃勃生机和恋恋红尘。人文城市研究要回归城市的日常生活,尊重“人”、看见“人”。同时,他认为,应该构建一种既是书斋的、也是人间的,集实在、想象、情感与行动的平行四边形的行动的人文学,尝试探索城市中国背景下人文城市研究和批评的可行性路径。
涂险峰教授发言
武汉大学教授涂险峰从城市与文学研究的范式融合角度,探讨人文城市建构中的文学范式及其反思问题。他强调,人文城市的建构不能闭门造车,城市文化的提升需要互鉴。互鉴是彼此镜像的多重折射,体现出深刻的主体间性。它不仅包含着在他者眼中的自我反观和自我发现,还蕴含着对他者眼光本身的理解和想象。城市互鉴离不开对于城市自我和城市他者的双向深层解读,以及对于彼此表达的批判性反思,这对当今人文城市的建构颇具启迪意义。
罗雅琳编辑发言
《文学评论》编辑罗雅琳围绕三组具体案例,探讨城市精神的“文”“野”问题。她指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城市与乡村被放置在“文”与“野”的对立关系中。由此,现代化与城市化被视为要极力摒除“野”的元素而向“文”转变的过程。然而,在近十余年中,这种“文”与“野”的对立关系开始发生转变。第一,2011年出现的两部具有城市史性质的小说《繁花》与《天香》,二者从“化野为文”和“以野胜文”两个角度,呈现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野”如何化入“文”的过程;第二,当下的“素人写作”改写了旧有的“乡下人进城”母题,呈现出关于为何“文”需要“野”的思考;第三,《我的阿勒泰》从散文到电视剧的改编,其中的立场从“前现代—现代”视角展开的文化批判转变为不同文明理念之间的文化融合,从而讲述了“文”与“野”的互融问题。
曾一果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教授曾一果从德波的“景观理论”入手,通过对数字时代城市新景观的生产与传播过程开展考察分析,探究数字媒介与城市新景观营造、想象和建构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他指出,城市景观是一种典型的城市装置。现代化技术将传统社会中的神圣的信仰解构为人们对城市栖居和城市日常生活的精神图谱,城市景观表征着社会情感和城市文化流动的过程,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是城市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全面参与了城市景观的生产。
蒋原伦教授评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媒介批评》原主编蒋原伦担任本单元评议人。他指出,“城市中国”这一会议主题很好,今天中国城市化率很高,是社会自然演变还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一直有不同意见,而叶祝弟从历史内部、人文和建构理想城市等角度,考察中国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乃至向城市中国的转变,并揭示这种转变是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涂险峰提出应该把城市当文本来研究,这个文本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并且是开放、未完成的文本。罗雅琳认为每个人看城市的问题支撑点不同,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支撑点,并提出城市精神的新变:城市人重新发现乡土自身的文明逻辑,很有启发性。曾一果提出数字时代城市新景观,体现出线上与线下的联合、交错、交流影响特点。
(本文由孙冠豪、程功、杨翼然、梅晶哲撰稿)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2024人文城市研究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第十单元:万象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