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试错或可免责!又有地方政府出台科创容错免责新规。
2月25日,进一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拟制了《海南省科技创新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公开进行征求意见。
《办法》主要包括总则、适用情形、认定程序、结果运用、组织保障等五方面内容。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新性提出企业及青年科研人员的“首次免责”。
《办法》在第二章适用情形表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经认定可采取免除相关责任、给予限期整改机会等容错措施。
其中,第七项情形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等享受一次性认定奖励资金的平台基地(以下简称“平台基地认定”),获批后,后续日常监督管理发现其已不符合相关条件且申报认定时不存在弄虚作假等违纪违法情形的。
第八项情形为,企业首次承担的研发类项目,未能完成考核目标或预期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全额退回财政资金的;企业首次承担的研发类项目验收不通过,积极退回不合理支出及结余资金的。
第九项情形为,青年科研人员(35岁及以下)首次承担(以承担科研项目时签订的任务书日期为准)财政资金资助的研发类项目,验收不通过,积极退回不合理支出及结余资金的。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强调,目前,其他省份相关文件未见相关提法,主要依据为行政处罚法中的“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条款。
《办法》还强化对企业的支持。其中第八条规定,容错免责的科技计划项目,财政结余经费和经审计的不合理经费按规定退回财政,企业已垫付支出的后补助财政资金给予补发;平台基地认定等获得的一次性奖励资金不予收回。免责认定意见可作为单位或个人接受有关监督检查等工作的依据。
“部分企业项目属于后补助,企业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无法完成,项目终止后不再拨付财政资金,本办法提出对企业垫付的财政资金进行补发,弥补企业损失。”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说道。
此外,《办法》明确了限期整改情形。主要包括延期完成、资金退回及支付、纠正损害后果等情形。
为了鼓励科创,澎湃新闻注意到,各地均在积极探索,出台容错免责新规。
2024年末,上海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2024年末,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共同印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试行办法》,明确不以单一项目亏损或未达标作为基金或基金管理人负面评价的依据。近日,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其中,考核机制方面,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成为国资容错新里程碑。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海南科创容错免责拟出新规,企业及青年科研人员满足条件可“首次免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