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歌剧比作一道菜,歌剧中值得经久传诵的唱段比作盐的话,那么很多作曲家的歌剧成名作都是咸度适中的拍黄瓜。一两首知名唱段让歌剧足成经典,比如金湘《原野》中的金子的“虎子哥”,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女主人公最末的“爱之死”和德利布《拉克美》中的“花之二重唱”和“银铃之歌”。
谢幕照
和它们比起来,有着塞维利亚的烈日和布列塔尼的冷冽,集西班牙人的炽热和法国人的敏感于一身的比才《卡门》,就好像一瓶晶莹饱满的黄泥螺,盐度简直达到饱和的不可再溶解状态,鲜美到让人馋涎欲滴。在这部演出时长约160分钟的四幕歌剧里,作曲家为其满满当当地塞进了堪称顶配的27首传世的咏叹调和重唱,再加上四首前奏曲或幕间曲,造就了基本上每隔290秒就会从舞台上传出让人吹着口哨逛街的豪华旋律。这种高密度高浓缩高频率,呈连锁迸发的旋律爆炸简直不给人任何喘息的机会,包括台上的歌唱家,乐池里的演奏员和台下的歌剧迷。
剧照
没有宣叙调的过渡意味着乐团和演员随时处于紧绷状态,时刻要进入情绪和速度的突然转变,有时候甚至是180度转弯,开始下一首唱段。
值得骄傲的是,12月11日晚上音歌剧院上演的《卡门》由上海音乐学院和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剧中演唱,台下演奏的以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为主要班底的阵容呈现了一版不仅在听觉上也是在视觉上让人无比享受的歌剧之夜。
指挥林大叶
让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乐池里指挥的林大叶和演奏的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卡门》始于前奏曲,前奏曲始于乐池。自第一个音开始,乐团就在林大叶的牢牢掌控之下为舞台上发生的不间断的戏剧冲突提供了扎实的铺垫。乐团在歌剧中演奏最为重要的便是在延绵乐句的同时留出气口,在需要的时候制造张力但又不盖过歌唱,与声乐相辅相成地推进让人五脏六腑颠来倒去的狗血剧情。
在林大叶的调教下,这支学生乐团的演奏既做到了职业乐团的专业度,又不失青春少年的松弛感。弦乐声部在抒情乐段全然释放,短笛和圆号在简短的预热之后尽显法式玲珑剔透,前奏曲和幕间曲的演奏口味纯正。可以说,乐池里的张弛有道为整部歌剧演出夯实了令人陶醉的基调,也傲然展示了上音歌剧院作为专业歌剧院的出色建筑声学效果。
饰演剧名主角的阿塞拜疆女中音艾尔米娜有着漂亮的声线和优美的身线,她青春洋溢的演唱,加之法语的母语优势,刻画出一个娇艳欲滴的卡门形象,让人心服口服。与其搭配的龙骑兵的法国男高音朱利安稍显中规中矩,表现由爱入恨的复杂思想斗争时感染力稍欠。所幸,男角的许些遗憾由若干位学生唱将填补。
除去童声合唱团和两位主角,舞台上的其他歌唱演员悉数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男中音胡斯豪的斗牛士高大威猛,英俊潇洒,光从舞台扮相上就让我全然理解卡门弃有点呆板的唐何塞于不顾而投入艾斯卡米洛的怀抱。他的演唱同样富有气势,结实的低音区和挺拔的中音区让他在演唱斗牛士时保有充分的技术余量,唱得游刃有余,演得惟妙惟肖。低音男中音刘恺睿的苏尼加低音浑厚,极为出挑,听他演唱时仿佛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在被共鸣震得来回抖动。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略显青涩保守的表演难掩上佳的声音表现。童声合唱团承包了这部歌剧最为繁华热闹且让人轻松愉悦的场面。
归根结底,《卡门》并不是一部让人轻松的歌剧,这部分源于其出了名的反映人间百态的狗血剧情。美国作曲先贤艾伦·科普兰在《从音乐中聆听》一书中阐述歌剧剧情时一针见血地写道:“在歌剧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具体延伸到《卡门》情节的不合理性,英国歌剧导演马蒂尔德·洛佩兹(Mathilde López)说过“卡门这位吉普赛女主人公其实是极具异域风情又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遇到的男性幻想的产物,她不是一个女人,而是很多女人的结合体”。
比才用无与伦比的才气带动的一气呵成的音乐一举确立了歌剧的逻辑性,最佳助攻要颁发给台上台下的演员,还有在台上调度演员一举一动,统筹灯光布景道具的导演。总的来说,作为加拿大鬼才歌剧导演罗伯特·卡森长久的合作者,这版歌剧的导演巴斯泰在上音歌剧院的舞台上呈现了最为接近罗伯特·卡森2013年执导的法国普罗旺斯的埃克斯版威尔第《弄臣》的导演手法,也就是通过细节的无敌呈现将剧情的合理性最优化,同时做到符合原著的戏剧张力最大化。
第一幕中卷烟厂女工下班时从工厂里冒出的一阵白烟让坐在楼座的我都仿佛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第二幕小酒馆里,唐何塞在和卡门调情偷腥时时不时往虚掩着的门回头张望,生怕被发现的踟蹰不前。第三幕跋山涉水寻找心上人的米凯拉穿着裤子而不是裙装。这些细致入微的巧思安排,或从布景着装的设置上,或从演员到位的表演中,均呈现出让人敬畏的氛围营造,让我对台上发生的一切都深信不疑。尤其是在第二幕昏暗的灯光下,卡门对唐何塞施以百般妩媚,除了加速了男主人公的堕落以外,也让我这个钢铁直男看得直流鼻血。
越是优秀的导演越是臣服于原作,心甘情愿地为音乐服务,巴斯泰就是这样一位导演。通过简约甚至是略显粗糙的置景,她能让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看起来顺理成章,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充分调动起演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歌剧的无限魅力,更重要的是体验到表演歌剧的极大趣味,而这点对于初涉舞台的学生们尤为重要。
上音主演,董芳和张龙(分两组卡司)。
借由这部歌剧和这版制作,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在老师及海外专家的教导下学以致用,实现了从课堂到舞台的无缝链接。希望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通过这次演出,爱上表演事业,青春无悔地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舞台。我想,这会是这部中法联合制作深远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上海音乐学院版歌剧《卡门》,从课堂到舞台的无缝链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