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新动态,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学术年会举办

新研究、新动态,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学术年会举办

姜霞辉 2024-12-25 职场八卦 3 次浏览 0个评论

适逢冬至,由北京曹雪芹学会、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北京西山,共赴一场学术盛宴。

据介绍,北京曹雪芹学会自2024年10月起围绕曹学红学相关主题,面向全国学者发出学术年会邀请函,共收到参会论文百余篇,经过组委会专家审核,遴选出其中的108位学者参会。

12月21日上午,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景明园宾馆开幕。开幕式由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主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立平、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代表主办方依次致辞。

新研究、新动态,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学术年会举办

主会场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主旨发言环节由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白云涛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启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熙中、北京市海淀区文物管理所退休干部闫宽、北京曹雪芹学会创会会长胡德平、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冯庆华分别作主旨发言。

段启明教授就《曹寅全集》对于曹学发展的重要性展开思考与阐发;陈熙中教授从《红楼梦》中“冬寒十月”说到“黄天暑热”,以小见大,展现出文本细读与版本考察的深厚功力;闫宽围绕清代清漪园耕织图与水村居与《红楼梦》大观园意象展开文史考察;胡德平从清人徐继畬父子关于夫妇伦理的观点出发,并与《红楼梦》中情节及曹雪芹婚姻相关联,指出那个时代人们呼吁人性、个性觉醒和主张男女续弦、再嫁平权的婚姻观。冯庆华教授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例,从语言数据、大语言模型、数字技术三个方面探索人工智能对该文学名著的教与研的辅助作用。

之后的分论坛环节,学术研讨会分为四场五个议题展开。

研讨首先聚焦于曹雪芹的人文思想。对这一议题的探讨,离不开对作者曹雪芹和作品《红楼梦》的研究和解读。作者研究方面,与会专家围绕曹雪芹的生卒年、曹雪芹西山生活、曹雪芹家族、曹雪芹精神等多方面进行研讨。《红楼梦》解读方面,学者们对文本中体现的传统人文哲学思想、美学内涵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曹雪芹人文思想不仅局限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年代。学者们对于《红楼梦》中的女性话题、慈善思想的考察,对于如今社会上广受关注的女性主义思潮、贫富差距等问题,仍然具有跨时代的启发价值。

商务印书馆编辑、《曹雪芹研究》编辑董学美在其文章《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红楼梦〉的中国式“人文精神”》一文中提出,近现代以来对“人文精神”的思考和运用,多数是在现代“启蒙”语境中进行的。但是在中国古代文明中,人之为人的自主性从一开始便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保障。儒释道三家哲学不仅都认为人与宇宙是合一的整体,且人最终的目的是要回到宇宙的本源。从本体而言,人即是宇宙,并不是宇宙决定了人;从工夫而言,人与宇宙合一的唯一关键即是人心——即人本身。在这样的根本逻辑下,“人”从来都是自主的,也从来都是最重要的,一切的文明、制度和学问,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红楼梦》所呈现的“人文精神”,也是这个意义上的,而不只是简单地针对某个家族或某个时代。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郭征帆在《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试述梦文化视角下的红楼之梦》中关注到,《红楼梦》是一部深受梦文化影响的小说,它以梦为题,并且还在前八十回中写到了大大小小共计二十个梦。根据手法及详略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这些梦分为三类:直接写梦(11次)、间接写梦(3次)、提到梦(6次)。曹雪芹吸收了其中对文学创作有益的因素,包括梦即是空的观念、梦以现实为基础、梦具有虚拟功能、梦兆观念等,从而在现实世界之外,又创造出了一个迷离的梦幻世界。现实与梦幻,两相结合,天衣无缝,故而才有了《红楼梦》这一鸿篇巨制的诞生。

贵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永刚在《浅析〈红楼梦〉与儒家仁学思想的感通特性》一文中提出,《红楼梦》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作为儒学核心理念之仁学,对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更是有多方之启迪。

新研究、新动态,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学术年会举办

分论坛现场

学者们也关注到《红楼梦》中的物质文化。

除了精神思想,物质文化也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议题中,与会专家不仅关注作品中描写的各种器物,还进一步研究器物背后的技艺;同时,除了器物之外,学者还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了书里书外的地理坐标,特别是以大运河为线索展开文史考察。《红楼梦》中的物质文化也是广大读者热爱且关注的内容。红楼美食、服饰、建筑等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都具有很高的热度。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促进红楼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也为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了解明清时期的宫廷文化、物质文明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审张云在《运河文化视野下的贾雨村》中关注,贾雨村贯穿《红楼梦》的始终。就其叙事作用而论,他既结构小说又有寓指“真假”的功能。作为推动情节和揭示主旨的人物形象,贾雨村沿京杭运河的北上与南下,生动地反映了清代早中期京杭大运河这条黄金运道在沟通区域、融通南北的现实作用。他在苏州、南京、扬州、北京等运河重镇的治生和游宦,再现了江南的繁华、京师的波澜和南北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恰是“水—岸—城”三位一体的运河文化的生动注解。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张淑娴在《论〈红楼梦〉里的玻璃屏风反映玻璃画技艺传输》中介绍,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书里描写了两扇玻璃屏风,凤姐家的玻璃炕屏和贾母寿礼的玻璃围屏。文章通过对这两架玻璃屏风的描述,参考清宫的玻璃画实物,解析《红楼梦》中的玻璃屏风,揭示《红楼梦》中玻璃屏风间接地反映了玻璃画艺术从西洋传入中国、中国绘制并盛行的历史脉络。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李萌昀在《植物消失的前夜——〈红楼梦〉中的知识变迁与小说写作》中,着眼于知识转型与小说创作的关系。《红楼梦》是一部诞生于博物学时代的小说巨著。在博物学时代,每个人都是知识的主体;知识在小说中不是消极的素材或规则,而是在人物与自然的积极互动之中不断生成、不断更新的。这一时期的知识形态深刻塑造了《红楼梦》的情节构成、美学设计和描写技术。随着现代科学的东传,中国社会的知识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还原论科学的主导之下,小说的创作实践开始了现实主义转向。这一系列的变化在《红楼梦》中已有端倪。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交通运输局职员徐建平在《宁荣二府的建筑规制与规模》中提出,宁荣二府的建筑规制、规模,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中必然涉及的问题。研究发现,宁荣二府中路大门、大厅、内厅、正堂、后罩房的建筑形式,与清代贝勒府的规制相同;而宁荣二府中路大门、仪门、内三门、内仪门、内塞门等五道礼仪之门,应是清代王公府邸、衙署中的习惯做法。这表明曹雪芹作为内务府世家子弟对清代贵族建筑空间极为熟稔,并以之为基础,构造了书中的宁荣二府,为相关人物活动及叙事提供了基础性建筑空间。

华艺出版社主任编辑殷芳在《宛自天开蕴玄关——〈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文化解析》中提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文学叙事高度结合的典范,其在总体布局、山水设计、建筑艺术和意境表达方面展现了儒、释、道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大观园通过中轴线布局体现了儒家礼制文化,通过山水自然布局展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宗教建筑表达了佛教禅意。同时,其环境与人物悲剧命运之间的对比,使其成为叙事与象征相融合的经典空间。

数字时代,《红楼梦》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自《红楼梦》诞生之日起,关于这部作品的传播活动就一直在进行。生产方式上,从传抄到排印出版的演变,促成了《红楼梦》各种版本的诞生;随着域外视野的关注与本土译者的努力,各语种译本应运而生,又大大促进了《红楼梦》的海外传播。进入数字时代,《红楼梦》影视剧、舞台剧等更多的红楼衍生文化的发展,又将它的传播拓展到了更宽阔的领域。

与会学者分别从《红楼梦》的版本、译介传播、衍生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数字时代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传播的特点。《红楼梦》的传播史由来已久,专家学者对于《红楼梦》传播史和现状的分析,对于其优秀传播成果的梳理和汇总,可以为当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提供良好的案例样本。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周新慧在《文化变容视角下的日本当代〈红楼梦〉“翻案”创作——以物语版〈红楼梦〉与漫画版〈红楼梦〉为中心》中介绍,漫画版《红楼梦》(2001)由旅日中国学者王敏编写、日本漫画家北本守正绘制,是日本出版的首部《红楼梦》漫画改编作品,文本底本为王敏的另一部作品物语版《红楼梦》(2001)。文本作者虽为同一人,但《红楼梦》从物语版发展为漫画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化。物语版《红楼梦》并非译本而是改写本,漫画版又在物语版的基础上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调整:一、删减“女娲补天”神话;二、调整叙事顺序;三、添加升华主题的台词。通过上述改编,漫画版变得更加简明,适于日本读者阅读,物语版中的同性恋主题和女性主义思潮等吸引读者的部分也得到进一步显化。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姚军玲在《〈红楼梦〉的世界性初探——以〈红楼梦〉在德国的传播与翻译为例》中谈道,《红楼梦》作为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学经典,借助翻译的力量,跨越国界被外国读者阅读。姚军玲以德国的《红楼梦》研究为例,来展示《红楼梦》的世界性,并阐释从世界文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必要性。

如今,《红楼梦》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大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小到一堂《红楼梦》的课程如何设置、课后作业如何布置,都是参会的教育界专家们重点探讨研究的议题,也是广大中学生与家长们关心的话题。研讨会中讨论的多篇文章都关注到《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

北京曹雪芹西山故里凝聚了多年来曹红学者所作的文史考察与研究工作,也为学术理论成果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物理空间。十几年来,以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为首的曹红文化活动扎根于曹雪芹西山故里,以曹雪芹《红楼梦》为题材的文创产品使“红楼梦精雅生活”方式得以具象化体现。与会专家围绕这些现象与成果,对“曹雪芹西山故里”的建设研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以期为广大《红楼梦》爱好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资源与服务。

新研究、新动态,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学术年会举办

合影

12月22日下午,为期两天的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落下帷幕。2024年,恰逢曹雪芹纪念馆建馆40周年。此次学术年会的召开,既是对于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来的曹学、红学学术成果的梳理与回顾,也是对数字时代进一步开展曹红学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同时,学术研究并非只是在象牙塔里做学问,《红楼梦》与曹雪芹更不是新时代里的老古董。学者们对于曹雪芹与《红楼梦》中体现的时代性、人文性与思想性成果的挖掘,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当今人们的精神世界亦有启示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新研究、新动态,北京曹雪芹学会2024学术年会举办》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