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原康德 2025-04-01 澳门月刊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网上有这样一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他们跟网友们

更新日常、分享生活

提供家人的关心、理解和陪伴

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的避风港

也被大家盖戳认证为“电子亲人”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在赛博世界

寻找理想家人

“电子爸妈”最初来自于

一个名为“和女儿分享日常”的博主

他们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跟“儿女”唠家常,对“儿女”嘘寒问暖

他们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

“宝贝,今天没受委屈吧?累不累啊?”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会叮嘱“孩子”:

“希望我的宝宝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很会鼓励“孩子”:

“最近压力很大吧,放松点,

世界是大胆者的游乐场。”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他们从不责备,只表达最直接的爱意和思念

对网友们来说,那些在原生家庭里

不被允许的情绪、不能交流的话题

在“电子爸妈”这里都可以得到安放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网友在评论区纷纷留言)

“电子爸妈”热背后

是孩子对被理解和共情的渴望

其实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

不是父母多土豪

而是有被他们真正关心,能好好跟自己说话

罗翔老师之前在一段采访中说

如果整个家充满了怨气、委屈、指责、埋怨

就失去了爱和活力。

“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图源网络)

“电子父母”更能满足情绪价值

孩子借 “电子父母” 构建出理想的父母形象

填补情感缺失

治愈内心孤独

而回归真实的世界

家长抱怨孩子跟自己不亲近

在家不说话,一说话就吵

孩子的情感满足

终究源于现实生活中父母的陪伴与互动

比爸爸妈妈严厉教育更重要的

是关注孩子的感受、鼓励、不扫兴

不妨从这3句话开始——

“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

不管孩子表现出什么情绪

首先要能稳住自己的情绪

认真地告诉他:“你的感受很重要”

“做不到,不代表你不好”

孩子遭遇挫败时

家长多给他关心理解,代替指责辱骂

孩子才会对自己有信心

内心越来越强大

“我很愿意听你说说”

不懂倾听的家长

很容易误解孩子

时间久了

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沟通

先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愿天下所有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养育

不要让他们只能在互联网上窥探别人的幸福

原标题:《“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电子父母”热背后,是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理解和共情》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