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制造业重返美国,可是,美国年轻人愿意吗?
" 数以百万计的人类大军拧着小小的螺丝去制造 iPhone,这种事情将会在美国发生。它们将实现自动化,伟大的美国人、美国技术工人将会修理它们。" 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 · 卢特尼克如此展望未来。
然而,现实恐怕无法如他所说般顺利。
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除了要修建基础设施、打造产业供应链外,更要说服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年轻人进厂打工。
图源:图虫创意
对制造业多年的刻板印象,加之流行文化的影响,当下的美国年轻人多半不愿意进厂打工,这也导致美国制造业长年缺人。
" 特朗普在干什么,我们只是想穿耐克,不想造耐克。把那些工作留在亚洲吧,我们可不想去工厂里当牛马。" 面对近期的新闻,一位美国人在脱口秀现场抱怨道。
厂里的年轻人去哪里了
乔在马里兰州拥有一家机械制造厂,现在他最苦恼的是,招不到合适的年轻人。
乔本人亲历了美国制造业如何从全盛期走到如今。20 世纪 70 年代,他进入一家工厂当学徒,然后跟着师傅一步一步地学习,成为一名熟练的机械师,最终他选择自己出来当老板。
在乔的工厂里,员工平均年薪 7 万 -8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2 万元 -59 万元)之间,但目前仍然找不到更多年轻人来填补空缺,即便偶尔有人过来应聘,也都是中年以上的人群。
图源:图虫创意
这是美国当下很多工厂的现状。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初 , 美国有 20.6% 的工厂认为劳动供应不足限制了生产能力,而在全美范围内,制造业工作岗位有大约 50% 缺口。
乔总是忍不住回忆美国制造业的黄金年代。" 那时候的年轻人,争先恐后要进厂,工厂也有很多工作等着他们,但现在的孩子,你去问一下,没几个愿意去工厂的。" 乔希望,可以重返美国工业繁盛的时期,让更多的年轻人在 18 岁时接受培训,从学徒开始,一步一步进阶,直到退休。
为什么美国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原因有很多。
美国制造业联盟主席保罗表示,流行文化对美国年轻人的影响太大了,导致很多人对制造业有某些刻板印象。
部分美国年轻人一提到制造业,就以为是在老旧的厂里干活。" 他们想象中的制造业场景,是在又脏又暗的环境中做电焊工,但今天制造业工作大体看来是高科技的。" 主要为美国中小厂家提供技工培训服务的埃里克表示。
保罗认为,想要吸引年轻人进厂,美国制造业必须提升形象,并且让年轻人接受工厂所需要的高技能教育。
还有部分美国年轻人,将制造业与亚洲的廉价劳动力工厂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样的工作又苦又累,与其没日没夜加班,还不如去服务业打工。
愿意去工厂打工的美国年轻人越来越少,学历高的想着去硅谷,学历低的宁愿从事服务业——比如在饭馆当服务员等。
" 我在美国刚刚建厂时,印象比较深的是,愿意在工厂工作的美国人,或者说投身制造业的美国人都是老年人,基本没有处于青壮年的年轻人。" 就连曾经在美国投资建厂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也如此感叹到。
曹德旺说,美国从 70 年代开始了 " 去工业化 " 进程,到 80 年代进入高峰,人们一股脑地去做虚拟经济,年轻人去华尔街,去硅谷,导致工业企业里每个档次的管理干部都是缺乏的。哪怕是他的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也缺几百号工人。
不仅福耀玻璃,台积电、英特尔、福特、本田、丰田、大众,这些各领域的标杆制造业企业,都在抱怨美国的工厂招不够工人。极端情况下,一些美国的工厂甚至雇佣了童工。
2024 年 1 月,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全国制造业职缺有 62.2 万个,整体劳动参与率从 1990 年代 67% 降到 2023 年 63% 以下。预期到 2033 年,美国制造业将开设 380 万个新职位,但只有一半可能得到填补。
最年轻工厂成全球最差
即便能进工厂,当下的美国工人,也未必能满足全球制造业的需要。
时间回到 2019 年 10 月,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为了规避关税问题,法国时尚巨头路威酩轩(LVMH)集团位于得州约翰逊县的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彼时,特朗普还特别到场,与 LVMH 集团董事长伯纳德 · 阿尔诺共同剪彩。
这座建于得州的工厂,曾号称 LV 在全球 " 最年轻工厂 ",占地 10 万平方英尺,光是启动投资就达到了 5000 万美元。
阿尔诺承诺,这座工厂将为当地带来 1000 个就业机会," 为美国经济增长和制造业注入更多动力 "。
至于聘请的员工,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区别于其它工厂的资深工匠,LV 的美国工厂倾向于在当地招聘和培训员工,最低时薪达到了 13 美元(得州当地最低时薪为 7.5 美元)。
5 年多过去了,LV 的 " 最年轻工厂 " 怎样了?
英国媒体 4 月 9 日的报道指出,这座工厂成 LV 全球表现最差的工厂,遥遥落后于其他工厂。
据离职的前员工们爆料,这座工厂自高调开业后,一直面临生产的问题。
图源:图虫创意
首要问题就是缺乏熟练的皮革工人。大部分的工人并不是经验丰富的工匠,而是匆匆接受了 2-5 周的培训后,就上阵了。
" 他们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有能力制作 LV Neverfull 手袋的简单口袋。" 一名前员工爆料,这座工厂仅能生产 LV 最简单的产品,稍微复杂的袋子,要去其它工厂生产。
还有员工透露,在整个行业,皮革制品的平均废品率为 20%,但在这座 LV 的美国工厂,由于出现大量切割和组装错误,废品率高达 40%。
不仅如此,一位员工还透露,这座工厂有很多偷工减料的问题,他本人在制作手袋时就会偷工减料,例如使用热针 " 熔合 " 来掩盖瑕疵,他还发现同事用 " 熔化材料 " 的方式,遮盖针孔等缝纫缺陷。
即便如此,该工厂里的美国工人们依然认为 LV 要求过高,不少人已经选择跳槽或离职,这也让这座工厂更难招人了。
截至 2025 年 2 月,这座的美国员工总数略低于 300 人,与 LV5 年内招满 500 人的计划有明显差距,与阿尔诺承诺的提供 1000 个职位,更是相去甚远。
事已至此,LV 的工业总监卢多维奇 · 波查德也只能对媒体坦言:" 产量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这是事实。"
对于制造业回流,美国消费品公司 Viahart 的首席执行官莫尔森 · 哈特是不乐观的。他撰文指出,大多数美国人追求的是低犯罪率、优质教育和低廉医疗。很多人嘴上说着要制造业,但往往从未亲身参与过生产。
莫尔森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曾在亚洲的一个工厂中体验工作,内容是用手指组装小零件,仅仅 4 小时后便放弃了——而这样的工作强度,不过是制造业的日常。当时他的速度仅有旁边工人的四分之一。
" 只有真的尝试过后才能明白制造业的艰辛,可惜美国人更习惯坐在办公室中搞资本运作。" 莫尔森表示。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对等关税”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年轻人不愿进厂,更想去硅谷或宁当服务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