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汽车“付费订阅”,增值服务还是收割套路?

马上评|汽车“付费订阅”,增值服务还是收割套路?

牟念双 2025-04-14 内地新闻 4 次浏览 0个评论

买下新能源车,提车之后,才发现方向盘加热功能居然要付费才能解锁;承诺“终身免费车联网服务”,却在系统更新后悄然增设流量限制……据《法治日报》报道,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的消费陷阱也不少。

新能源汽车的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从报道看,车企非常看重这块“增值服务”,指望卖车之后继续通过“付费订阅”高阶功能营利。道理很简单,汽车是大件耐用消费品,不能说换就换,大部分消费者也没能力说换就换。既然如此,部分车企就打着“升级”等旗号,让消费者不得不额外多花钱来实现一些功能,或者说,省去一些麻烦。

但消费者的感觉就是,一些厂商在把正常的服务拆分成一个个“有偿服务”VIP,标上价码出售。买了新能源车,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到处是隐藏收费陷阱的“游戏世界”。

马上评|汽车“付费订阅”,增值服务还是收割套路?

这像极了过去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套路,收费思路也和之前视频网站如出一辙——要想享受服务,就得升级;升级VIP之后,还有超级VIP需要升级。同样是大件耐用品,同样是拥有互联网属性的科技产品,企业都在利用消费者的“无法反抗”,来为企业自身牟利。但这并不是一个科技消费品应有的价值理念,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应该是向上向善的。

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最终被监管部门整治,视频网站的套路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抵制。新能源车企这样将硬件功能与软件服务切割、设置“付费墙”的模式,本质也是利用优势地位侵害消费者利益。

进入数智时代,硬件产品OTA升级迭代只会越来越广泛和普遍适用,消费者对此类产生后续消费的服务必须享有知情权,让他们能够审慎分析考虑是否消费某款产品,而不能单方面由处于优势地位的厂家来决定。明明车里的方向盘、加热系统、座位通风系统、灯光系统都是自己花钱买的,用自己买的汽车设备,却成了“付费订阅”,不继续交钱就不能解锁,这不合理。

马上评|汽车“付费订阅”,增值服务还是收割套路?

最近一部关注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的电视剧——《黑镜》里,描述了这样的故事:一名女性脑部严重病变,然后被大厂植入了云计算功能,结果大厂不断推出付费套餐,不花钱升级的话,人就被大厂所控制,被迫口播广告,甚至还被当作企业的云服务器……尽管电视剧是科幻,但这个故事描述的现象和新能源车“付费订阅”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这应该引起社会警惕。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品牌大量涌现,也让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完成了跨越式发展,乃至弯道超车。其中很多造车新势力自带“互联网思维”。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应该用于跨界融合,更多地利用互联网+赋能用户;如果“互联网思维”被用在急功近利的地方,就可能成了挖空心思地设置收费墙,用各种VIP、SVIP、SSVIP服务收割消费者。

车企想在卖完车后从老客户那获得持续现金流,可以理解,但经营之道不应该是竭泽而渔。车企应该发力的方向,是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不断解决产品安全设计、电池低温续航等难题,为消费者提供持续的“服务升级”,打造双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马上评|汽车“付费订阅”,增值服务还是收割套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马上评|汽车“付费订阅”,增值服务还是收割套路?》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