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七年:数字风吹散读书人了吗?

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七年:数字风吹散读书人了吗?

蓟安安 2025-04-23 百科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按】这是出版从业者朱利伟第7次以年为单位记录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从2018年2月随手拍下一张地铁乘客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照片开始,7年多时间里,她已拍下2840个通勤阅读瞬间,每年在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写下一篇年度观察文章。2023年起,她开始以“季度书单”形式推荐出现在北京地铁上的“读者精选”,至今也有两年。

她依然没有打算跟偶遇的读书人交谈。她曾在地铁里遇到过一个读书的女孩100多次,都没有真正开口跟她聊些什么。“纵然对他人生活充满好奇,我还是继续享受自己的‘好奇’——我的好奇止于想象。”朱利伟说。

到今年2月,我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就整整七年了。年复一年,公司门口的海棠花开了又谢,上下班路上的街景随北京城市更新有了新容。我仍然不断遇见地铁读书人,他们捧着书,往来于城市的不同角落。有所不同的是,这一年,我感到有什么东西在加速,而另一些东西似乎在变慢。

过去一年,“北京地铁季度书单(2024)”如期推出四期,只不过,从冬季书单开始,以往每期推荐的书15种改为了10种。变化随机出现,更多是按部就班。作为地铁阅读记录者,我似乎进入了一小段倦怠期——再没有什么书在经典、畅销、小众、备考或“烂俗”之外。“北京地铁书单”豆列上的书从去年的1270种增加到今年的1350种——只比去年多了80种。我见到太多熟悉的书名、旧书新做和公版再造。这一年,“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豆瓣相册的照片由2700多张变成2840张,也是历年增加最少的一年。与之相反,2025年初,DeepSeek大火,无人不谈大数据模型。我常在心里问自己,是“数字风”吹散了读书人吗?

过去一年,连我自己读书都变少。我从一个“相对活跃、相对安静”的豆瓣用户变成了一个每天打开小红书的新内容平台网友。在网络参与构建个体存在的世界,时代的风怎样吹,一个人又如何创造他自己?种种现代性问题落到具体而真切的人身上,他将如何找寻答案?脚步的“快”与心灵的“慢”怎样平衡,尤其是当“快”变得越来越快的时候?对于这些问题,以往,我会推荐阅读,但至于以后,我尚无答案,我只是隐约觉得,这一次不同于以往。我们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接管,书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选项之一,其替代性选择越来越多。当“庄重”的阅读在精神世界越变越“轻”,书要如何维护它自己?

过去这一年,我也转换了工作角色,作为出版从业者,我也需要到各地出差,因此得以窥见各地的地铁读书人、各类书店。当我离“市场”更近一步,似乎也更清楚地看到了书这种“产品”的命运如何被决定。新媒体、定制款、围绕着书的周边产品——如果你做书,你就不能只做书。编辑“被迫”走到前台:开设个人新媒体账号、不断曝光一本书的诞生过程、笨拙而用力地呼喊,以让书尽可能被看见……每年新出版的书那么多,短视频、游戏、影视不可计数,如果你单纯做书,你的书被带上地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然而,即便业界如此努力,每当我遇到地铁上的读书人捧读“不出所料”的书,仍会忍不住想,作为价值筛选结果的书,真的已经足够丰富了吗?好书的获取真的可算十分便捷了吗?图书电商“折扣战”和新媒体推流究竟会造就或者伤害阅读多么深?未来书还有哪些可能性?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不读书行不行?……如果说过去多年我更多从阅读爱好者的角度记录美好瞬间,如今则更多从“变化”的个人感受生发忧虑——我无法忧虑别人,我只愿自己能在上下班路上继续保有随时在字里行间与现实世界间切换的能力。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力或许会越来越稀有。

以下是我从过去一年的记录中选出的100个瞬间,其中有部分已在季度书单中发布过,其余则是因品类重复、不确定书名或多次遇到过而没有列入季度书单。与以往年份不同,这次我没有对照片分门别类,而是依照拍摄时间顺序呈现,权作一段有关地铁阅读的四季影像吧。

1.2024年4月25日。只看到封面上有“金庸”二字。2024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

2.2024年4月26日。《我有自己的宇宙》,网红教师钱婧的作品,一个月前后浪出版上市的。

3.2024年5月7日。5月初的北京,早晨穿一件外套也蛮舒适,他穿短袖,人字拖,读《企鹅欧洲史 地狱之行:1914-1949》,在清华东路西口下车。

4.2024年5月7日。是中华书局的《岁时广记》点校本。

5.2024年5月14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网格本《安娜·卡列尼娜》,豆瓣没有这个版本的条目,于是标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另外一个版本。

6.2024年5月15日。夏天即将到来,故事又将登场,《名利场》,中信的版本。经典一次次被重版,因为人们总是脱离不了那些问题:名利、欲望、生活的真相。

7.2024年5月19日。周日早八点,《精神病症状学》。在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后,从事专业心理学研究的老师留言道,“嗯,这本很不错”。

8.2024年5月19日。《第三只眼看中国1》,豆瓣只有条目,是根据全球短视频大赛作品编写的文字版。

9.2024年5月19日。《如何避免孤独终老》。

10.2024年5月24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生活出版社出版,添加“北京地铁书单”豆列时发现,也是以前遇到过的书了。

11.2024年5月26日。《天使望故乡》,特别小的开本,周末地铁读书人。

12.2024年5月27日。《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13.2024年6月3日。《同意》,乐见。

14.2024年6月4日。《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300万册纪念版,这个版本也是以前遇到过的了。现在这个图书行情,还有什么纯市场书能卖到300万册?

15.2024年6月4日。《白话资治通鉴》。他的帆布包上写着“千里江山 粽情四海”,端午节快到了。

16.2024年6月5日。一位年轻男士,在读《探索宇宙奥秘 穿越银河系》,好奇心一直都在呀。不过豆瓣上没有这本书的条目。

17.2024年6月6日。先是看到她读《房间里的大象》,稍作一会儿,旁边的姑娘也拿出书来,是99读书人的《失物之书》。

18.2024年6月6日。《法兰西散文精选》,他的笔袋特别。

19.2024年6月13日。阿勒泰的风吹拂在北京地铁上。李娟,《我的阿勒泰》。 电视剧热播,我们乐见“娟姨”的书大卖。

20.2024年6月20日。绘本里特别有爱。启发童书馆的《森林旅馆》。

21.2024年6月28日。上周五下班时遇到的读《少有人走的路》英文版的姑娘,日期仍记作上周。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即便遇到地铁读书人,随手发的热情也不太高了。

22.2024年7月1日。读《资治通鉴》的人,也是遇到过的书了。

23.2024年7月3日。史铁生《病隙碎笔》有好多个版本,她看的这版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纪念版。

24.2024年7月4日。《原生家庭》。

25.2024年7月9日。读人民文学出版社《1937,延安对话》,他读着读着从帆布包里掏出零食来补给,有趣。后来看到他的书签是一张景点门票。

26.2024年7月9日。中华书局《资治通鉴》繁体竖排版。后来看到他的书签是一个旧旧的福字红包。 

27.2024年7月11日。读《1937,延安对话》的乘客,前天下班也遇到过他。

28.2024年7月12日。周五下班后,半夏细雨时,是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瘦高大叔,读《边城》呀。

29.2024年7月13日。周六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30.2024年7月17日。有龙二,是《活着》。

31.2024年7月17日。《三星堆之惑》?不确定。最近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有三星堆展,想去看。

32.2024年7月17日。似乎是一本历史方面的书,有魏学曾、高拱人名字样。

33.2024年7月17日。大人也读小孩书,《少年读史记》。

34.2024年7月22日。莫言《生死疲劳》。

35.2024年7月25日。看他专注入迷的样子,我都想要读一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看了下版本,是八年级语文课外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36.2024年8月6日。有很好的云,就要立秋了。今日晚归,路上遇到读《陶渊明传》的乘客。

37.2024年8月7日。立秋,《荒原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评分还不错。

38.2024年8月13日。以前遇到过的书了,《刻意练习》。

39.2024年8月20日。一周前遇到的书了,没有及时发。没想到《平凡的世界》还有普及版,对,就是《平凡的世界·普及版》。

40.2024年8月28日。读《数据结构与算法》,也读《静静的顿河》,他将前一本放进背包后,旋即掏出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多个“自我”的人。

41.2024年8月28日。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月亮与六便士》。

42.2024年8月28日。没想到《雕刻时光》有如此多“想读”和“已读”。

43.2024年8月30日。邱妙津《鳄鱼手记》。“理想国”的这本书有2012年广西师大版和2021年北京日报版,两版封面一样,她这本是广西师大版。

44.2024年8月31日。《神雕侠侣》,重返武侠世界。

45.2024年9月5日。他细心包了书皮,并在上面写下书名,《天堂之奶——一部鸦片全球史》。

46.2024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思辨与立场》。

47.2024年9月21日。《苏格拉底的申辩》,也是遇到过的书了。这本书我也买了,但还没有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读到它。

48.2024年9月21日。黑塞,《荒原狼》。

49.2024年9月23日。《李商隐十五日谈》,封面素净。

50.2024年9月26日。地铁上的一段旅程,故事里的一段人生。《月光下的旅人》。

51.2024年9月27日。《看见与被看》,一本颇具思辨性的作品。

52.2024年9月27日。夜班地铁上读书的姑娘,似乎是本小说。

53.2024年10月23日。中学生,她拿了一支笔写写画画,几乎每页都有笔记痕迹,以为教辅,后来看到是《正义的回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碧的法律随笔集。

54.2024年10月23日。十月逢长假,又有外出培训和出差,遇到读书人的机会少。他读《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查阅豆瓣发现竟然是沈从文作品。想到他写给张允和的情书,便觉得这话他应该说得出来。

55.2024年10月24日。他并不着急出站,倚墙读厚书,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中信出版集团新版。

56.2024年11月1日。下班忘带东西,返回办公室取完坐地铁又坐错方向,但是遇到了读余华的人,《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评分很低的一本书。

57.2024年11月4日。最近拍了照总是忘记发,这是早上拍的,看到B老师字样,是史铁生作品。

58.2024年11月6日。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妙趣数学谜题》,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爱数学不分年龄。

59.2024年11月11日。一本英文书。

60.2024年11月19日。《平面国:多维空间传奇往事》,已公版。这个版本的《平面国》位居豆瓣图书TOP250的第128名,很好的成绩了。但就不知道为什么才出版了四年(2020年8月出版),豆瓣上已经积累了2.8万人“读过”,“想读”也有4.5万,推广真是做得太好了。

61.2024年11月20日。看封面是吴冠中的画,再看是沈从文的《边城》,武汉出版社2013最新修订纪念版。

62.2024年11月21日。卢梭《社会契约论》,书是好书,但这个版本似乎翻译欠佳。

63.2024年11月27日。她读小说《项塔兰》,一个发生在印度、带着滚烫咖喱气的故事。她背的包是译文“七海制造局”的文创,近年来文创热,包比书贵。

64.2024年11月28日。“孤独”在地铁上开出花,是《百年孤独》。

65.2024年12月4日。中信出版社的《情商》,特意去数了数豆瓣简介中的销售数字有几个0,竟然全球畅销一千万册。他的书签上写着最朴素的一句,“……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猜前面的字是“书籍”。

66.2024年12月4日。一本关于三国的书,未及查询。

67.2024年12月5日。换乘所见,《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评分还不错。

68.2024年12月11日。换乘,一位拿着书的青年从我身旁匆匆走过。等我上车,另一位青年带着两本书在读,翻开的这本是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小镇喧嚣》,在这本下面还有一本《爱的八次约会》——又给“亲密关系社会学”豆列加了一本书。

69.2024年12月18日。不知道是因为遇到的读书人少了影响到分享的热情还是怎么,近期拍的照片没有第一时间发出来,这是18日遇到的读书人,她读《汴京之围》,日期仍记作当天。

70.2024年12月25日。写下这个日期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真的是有变化了,虽然一直对圣诞没有特别的感觉,但今年是第一次没有任何感觉,24号就是24号,25号就是25号。下班路上遇到读《想象的共同体》的乘客,又对读书这件事燃起了一丝希望。

71.2024年12月26日。《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72.2025年1月3日。昨天也有遇到读书人,且不止一位。新年又是新开始。一本常常出现在畅销榜上的书,《基层女性》。

73.2025年1月6日。一本绿色封面的小书,《良渚遗址》,豆瓣上没有这个版本。

74.2025年1月7日。“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系,《青春——外省生活场景Ⅱ》,这是二十前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国内版权方在99读书人,所以前两年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新的版本。

75.2025年1月13日。丹·琼斯中世纪史作品集之三《血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这部作品是甲骨文出版的历史学者丹·琼斯的第三部作品,前两部分别是《金雀花王朝》和《空王冠》。

76.2025年1月24日。腊月二十五,地铁读书人,《人本主义》。

77.2025年1月26日。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78.2025年1月26日。腊月二十七,他读《冬牧场》。

79.2025年2月1日。正月初五,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轻读文库”,《为什么要读书》。

80.2025年2月1日。正月初五,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轻读文库”,《为什么要学习》。

81.2025年2月8日。《纳瓦尔宝典》,添加“北京地铁书单”豆列时发现是以前遇到过的书了,豆瓣2022年度商业经管图书No.1。

82.2025年2月10日。Mindfulness on the Go,一本很小很小的英文书,甚至还没有手机长,讲正念的。

83.2025年2月10日。一个小姑娘,《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84.2025年2月12日。莫言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85.2025年2月12日。上班第三天,地铁坐过站,往回坐时看到读《罗马人的故事》的乘客。在他旁边还有另外一位读书人,最近每天都会错过读书人。

86.2025年2月13日。多次遇到过的书了,没想到这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现在还能遇到。

87.2025年2月13日。早上遇到的读书人,书眉上写着“第10章 概率图模型”字样。

88.2025年2月14日,杨百顺、老曾,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89.2025年2月17日。竟然是一本2025年1月的新书。《长跑启示录:超级马拉松中的心灵觉醒》。

90.2025年2月20日。加缪《快乐的死》,一本从图书馆借出的书。

91.2025年3月3日。周一早班车,一本快要读完的《永恒的庭院》。

92.2025年3月4日。有如此的耐心,读这样的长篇。是之前遇到过读博集天卷马伯庸作品的乘客,他今天读的是浦睿文化的《愤怒的葡萄》。

93.2025年3月7日。莫言《生死疲劳》,也是遇到过的书了。忽然觉得,也许有一天,读纸质书将成为一种很古典的行为。

94.2025年3月19日。出差归来,再遇地铁读书人。这本书也有些年头了,《蒋勋说唐诗》。

95.2025年4月8日。新晋诺奖得主韩江作品,《素食者》。

96.2025年4月14日。她跟前面那位读不知名图书的姐妹并排读书,她读的是《学做工》,一本我也挺想看的书。

97.2025年4月15日。《流俗地》,此前讨论热度很高的一部小说。

98.2025年4月15日。不知道是什么书。

99.2025年4月17日。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去年11月1日遇到过的书。

100.2025年4月18日。很火的一本《贪婪的多巴胺》,也是遇到过的书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七年:数字风吹散读书人了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