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日本、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重大进展”。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如何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目前,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其中,中国立场鲜明、态度强硬,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多数国家观望美反噬自身 难真心向美妥协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其余两类,一类是体量相对较小的经济体,在这些国家看来,未来与美国达成某种妥协或许是必然出路。毕竟,以它们目前的体量,很难与特朗普的征税政策相抗衡。不过,这些国家也在持续观望。一方面,它们关注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应,期待有国家能与美国正面交锋,迫使特朗普政府改变政策;另一方面,它们也在留意美国国内局势的变化。倘若美国在实现对外征税的预期目标之前,国内经济先出现问题,或许也会迫使特朗普政府改变初衷。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另一类,如欧洲以及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它们采取的策略是对美国实施反制措施,但目的是通过反制换取与美国之间有条件的妥协。在此背景下,美国仅凭单方面意愿或强硬手段,很难实现其对全世界征税的目标。
美宣扬“贸易赤字有害论” 被多方批评
白宫一直摆出“受害者”的姿态,宣扬所谓的“贸易赤字有害论”,被多方批评。我们都知道,全球化带给世界的是多赢。在数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当中,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国际贸易中获益。那么美国赚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美妄图将自身分配不公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当前美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背后遵循着典型的“内病外治”逻辑,即将国内分配不公的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事实上,众多西方学者,包括美国学者,都承认美国贸易逆差状况其实为其带来了诸多好处。一方面,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另一方面,也让美国成为众多国家的金融中心,得以吸引大量投资和债券购买。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然而,美国在评估贸易状况时却选择性地忽视这些因素。以美欧双边贸易为例,美国一味指责欧洲在货物贸易上长期处于顺差、占了便宜。但欧洲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因为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欧洲长期保持顺差,可美国却对此只字不提。
为单边政策找借口 美刻意忽略其真实获利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如今,美国一切论调都围绕特朗普政府的思维展开,炮制出所谓的“贸易逆差有害论”。若美国不能静下心来,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分配不公的问题,即少数人掌握社会绝大多数财富的现状,而是一再将矛盾归咎于贸易,尤其是自由贸易,那么最终美国不仅无法解决贸易问题,国内问题还将持续存在,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美国自吹贸易谈判有“重大进展”,多国回应:没这回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