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中周边的拉孜,等来那顶帐篷

在震中周边的拉孜,等来那顶帐篷

革蓉城 2025-01-09 百科 3 次浏览 0个评论

两天过去,日喀则地震牵动人心,生命的救援和救治在全力进行,灾民的安置和灾后的重建也在逐步展开。

1月7日9时0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附近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1月8日10时,地震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

震中周边拉孜县灾后 图源:拉孜融媒体中心

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截至目前,已调集各级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1.2万余人进行救援,全力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震区通信、道路和电力已基本恢复。已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65万人。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经救治出院,其他患者正在全力救治。

震后,来自各方的救灾物资也陆续运抵灾区。8日,定日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称,目前各项救灾物资储备充足,即日起停止接受社会各界物资捐赠。

定日县公告截图。

而在定日县周边县乡,如拉孜县受灾程度超过首日预期,农村房屋有较高比例损毁。对此,日喀则市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8日晚建议,救灾物资的捐赠向拉孜、萨迦等震中周边地区分流,“他们可能更需要一点,最缺的是防寒过冬的衣服、被褥、帐篷,保暖的物资。”

由于灾区一些聚居点分散,偏远村组信息反馈和物资发放也更为耗时。据拉孜县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物资调配正在进行中,从县里到乡镇、村庄物资装车需要一些时间。

在拉孜县,驻村干部在连夜搬运物资 图源:拉孜县发布

事实上,当灾害发生后,中心地区往往更受关注,救灾物资也更为充足,而周边地区在灾后初期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救灾物资如何理性筹措、合理分配也是挑战。

在公益组织卓明信援创始人郝南看来,灾后物资分配是全球难题,以往灾害中,相邻县、镇因为信息不够畅通,无暇彼此顾及。而此次救灾行动,当地政府统一协调做物资清点、入库、发放,整体会更有效率。

在高寒高海拔的震区,这是一场与寒冬赛跑的救灾。

震中与周边,救灾进行时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8日中午12时,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以及协调爱心企业和有关基金会援助的13万余件救灾物资,已全部运抵日喀则地震灾区。

救灾物资包括棉帐篷、棉大衣、棉被、折叠床等,以及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殊救灾物资。

截至1月8日下午两点,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教育宣传处助理郑龙一共跑了定日县的3个乡、6个村子。村民们在武警、消防、解放军、专业救援队等救援力量的帮助下往外转移。据他观察,帐篷、棉被充足,但是取暖设备还相对欠缺。等取暖的炉子到了之后,支在现有的帐篷里,郑龙和同事会进行巡查,防止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隐患。

去年11月发布的《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灾区救灾物资使用,原则上以救灾帐篷方式安置的应做到一户一顶,折叠床、被褥等每人一件,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实际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如灾害初期救灾物资供给不足,应优先保障灾区老幼病残孕等特殊群体需要。

由于关注度更高,首批救灾物资更多集中到了震中定日县。1月8日下午,定日县周边的拉孜县查务乡达尔村的驻村干部拉姆正在等待更多的帐篷。

在拉孜县,应急消防队伍在工作。 图源:拉孜县融媒体中心

据她统计,村里一共有115户人家,共计598人。从1月7日到8日下午五点,村里一共从乡政府拿到39个帐篷,还不太够。

1月8日下午,拉孜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尼玛伟色告诉澎湃新闻,有些老百姓还没拿到帐篷这类救灾物资,是因为从县里调到乡镇,再调到村里,有个过程。

公益组织卓明信援也分析,拉孜县受灾程度超首日预期,高烈度、范围广,农村房屋损毁比例高。但像拉孜县芒普乡、锡钦乡等,聚居点较为分散,偏远村组信息反馈和物资发放难度高、更耗时。

图源:拉孜县融媒体中心

在统计灾情的时候,拉姆发现村里大部分建筑在地震后“裂缝大得很,没法住”,她了解到,没拿到帐篷的居民就在自家院子借助两部电动车当支架,用布搭起简易的“帐篷”。

震后第一夜,室外的气温约零下15摄氏度。在萨迦县麻布加乡帕列村,桑珠一家几乎彻夜难眠。

桑珠今年20岁,从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村里,从未见过这么严重的地震。灾后,乡里发放给村组几顶帐篷,供房屋塌方的三四户人家使用。

拉孜县芒普乡受损房屋  受访者 供图

桑珠冒险进入自家被震出裂缝的房子取出被子和布,用简易帐篷和铺盖临时安顿下家中的七口人。1月8日凌晨,尽管努力用被子包裹住自己,桑珠仍感寒冷,还感受到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余震。

20岁的曲珍来自拉孜县锡钦乡的夏拉苏村,她描述了村庄的情况:100多户家庭中,仅有3户的房屋幸存,其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

拉孜县锡钦乡夏拉苏村受损房屋  受访者 供图

震后第一夜,周围四五户人家,大约20位村民,挤在一个之前某次节日发放的帐篷里,一半以上是老人和孩子。他们从一户受损较轻的村民家中借来了被子保暖。帐篷边缘支着一个简易的火炉,牛粪和木柴交织燃烧。

1月8日早上,村里给每户发放了一顶帐篷。傍晚时分,又紧急发放了两床棉被。

1月8日,曲珍家和邻居各收到一颗白菜,与自家的糌粑一起,构成了他们的晚餐。

取暖用的简易火炉,牛粪和木柴交织燃烧。

位于拉孜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是县城唯一的养老院,有50多名老人在此生活。一名在此工作的社工告诉澎湃新闻,所有的老人及工作人员已安全撤出,不过房屋出现了裂缝。

据上述社工介绍,养老院的老人已被安置在室外的帐篷里,1月8日还缺少衣服、手套和被子等防寒物品,这些物资到9日下午已全部到位。

不过在拉孜县的锡钦乡嘎柏村,帐篷仍然紧缺。据该县初心守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琼拉介绍,截至1月9日18时,拉孜县锡钦乡嘎柏村300多位村民,只有5顶帐篷,里面只住了老人和小孩,其他村民睡在车里或车库。

包括尼玛伟色在内,拉孜县应急管理局一共有17个人负责分发物资。目前还在调配取暖炉,满足受灾民众的过冬取暖需求。

8日中午,拉孜县芒普乡书记李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县里成立了物资配发组,乡镇有需求直接跟县里联系,但由于受灾面积比较大,救灾需要一些时间。

据她回忆,地震发生后,7日下午第一批到的是帐篷,紧接着是水、方便面等食品,当晚收到了七千床棉被,凌晨两点到的棉被也连夜送进了村。

日喀则市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回忆,1月7日地震当天,大部分物资都集中到定日县,多为定向捐赠。“挪到其他县也不好,即便要调度,也是要征求他们(捐赠人)的意见。”

他建议捐赠向拉孜、萨迦等震中周边地区分流,“他们可能更需要一点,最缺的就是防寒过冬的衣服、被褥、帐篷,保暖的物资。”物资从日喀则出发,半天内能送到,最快只要两三小时。

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此次地震伴随多次余震,加上村镇分散、地理环境特殊,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做情况排查,不可避免会存在信息差。目前捐赠物资由其所在办公小组协调红十字会统筹调度,也建立起了信息反馈机制。

民间捐赠,“切忌缺什么捐什么”

“如果定日县的物资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我们就需要尽快将这批物资拆调到其他更急缺的地方。”1月8日,西安守护者应急救援队队长张豪说。1月7日,他所在的救援队在云南保山筹集了应急帐篷、棉被、棉衣等应急用品,连夜装车前往定日县,原本预计9日早上送达。

张豪看到定日县停止接收物资捐赠的信息后,一直在联系拉孜县拉孜镇的村干部,手机基本没离手。他说,与往常赈灾沟通相似,对方忙于处理受灾现场的种种突发状况,一通电话可能要辗转多人,但只要电话打得够快,一两小时就能敲定接收点。

图源:拉孜县融媒体中心

“物资运送点发生临时变动很正常”,他回忆说,2022年泸定6.8级地震,负责采购的爱心企业,及捐赠方担心物资无法第一时间发出,拒绝入泸定红十字会仓库,红十字会一方则要考虑统一调配问题——当时灾区任务和物资已趋饱和,最终,他做了折中方案,部分入库,部分转运同样受灾的雅安石棉县。

而在2023年积石山县6.2级地震后,他们前后投入6批物资发往不同乡镇,都是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配的。张豪表示,目前国内不缺社会公益力量,但资质参差不齐,以往救灾经历中,他也遇到过有些队伍盲目跟风前往受灾核心区。

在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也提醒,目前灾区处于隆冬季节、高寒缺氧、路途遥远,救援队伍已经饱和,提醒非灾区民间救援队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现阶段未经审批,不要自行前往灾区。

至于这次物资具体送到哪儿、怎么卸货,张豪决定听从现场应急指挥部门安排。他同时补充说,根据以往经验,社会捐赠物资偏向食品,但女性护理用品和儿童所需物品相对匮乏。

公益组织卓明信援的创始人郝南表示,以往灾害中,相邻县、镇基本互相不了解对方情况,也无暇顾及,此次地震隔天,日喀则市政府已着手统筹物资,“解决得还是比较及时的。”

他举例称,他的团队曾做过一个模拟场景测试:5个村、各需要5种物资、且需求量都不一样,如何合理分配就难倒了很多人。而在此次地震中,一个县就有数十、上百个村子,所需物资上百种,物资来源零散,甚至随机,发放难度可想而知。同时,受灾范围大,加上各种突发情况,“要把方方面面做得绝对公平,不可能的,需要时间。”

他认为,此次由日喀则市政府统一协调做物资清点、入库、发放,整体上更有效率。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犯一个错误,老问灾区缺什么,缺什么我捐什么。”郝南提到,因为物资抵达、灾区范围、损失、需求等多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动态地掌握需求分布和物资供给,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估未来几天的物资缺口。”

也因此,他建议有捐赠意愿的人也可以考虑直接捐款给基金会,他们会与相关社会组织联合对接政府需求,更为合理地统筹受灾区需求。

针对此次震后物资协调,他分析称,1月8日后,大批御寒物资和食品陆续抵达灾区,数日后可能出现饱和,发放将成为挑战:不建议继续从外地再动员和发派一般性救灾物资。

此外,短期内一线工作人员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面临紧急的后勤和健康保障需求,应有保障支持和应急方案准备,建议尽量支持本地社会力量及人员在一线开展工作。而严寒条件下持续数月的电力、柴油及能源供给方案,家用取暖保障及配套安全措施,各级医疗保障,将是保障中长期安置生活条件的关键。

针对震中周边地区的需求,第二批中央救灾物资正在集结。据国家发改委9日消息,1月8日,根据西藏拉孜县地震救灾工作需要,按照应急管理部调运通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迅速组织相关储备库调运棉被、折叠床等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救灾救助工作。

1月9日下午,桑珠告诉澎湃新闻,他所在的帕列村已于8日晚间收到帐篷,村民都能有帐篷了,桑珠一家人已经住进了帐篷。从1月9日早上到中午,拉姆所在的达尔村陆续收到各地的救援物资,“帐篷基本上够了”,也有了足够的棉被,企业捐的卫生纸、药品也都收到了。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拉姆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在震中周边的拉孜,等来那顶帐篷》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