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透明与反射的特性,承载着真实与虚幻的双重世界。
2025年1月10日,“真实与虚幻”:2025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暨刘进玻璃收藏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展览呈现了32位国内外知名玻璃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以各自视角,展现对于玻璃的理解。开幕当天,主办方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及艺术家共同探讨了玻璃艺术的当代价值与发展。
玻璃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透明与反射的特性,承载着真实与虚幻的双重世界。2025年1月10日,“真实与虚幻”:2025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暨刘进玻璃收藏展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

展览主视觉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已举办两届,为2014年的“透气·透器”展和2017年的“光之容器”展,前者探索玻璃的“透”之特性,传承器物的人文精神,后者则以光与气的相生对话展现玻璃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并试图推动中国当代玻璃艺术的国际化和本土关怀。自首届至今已过10年,此次展览是一次重启和再出发,以激发当代玻璃艺术的潜能,汇集了中外玻璃艺术的最新创作与思想,以及玻璃艺术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独特探索。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表示,“此次展览展现了玻璃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对于促进国际玻璃艺术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续说,展览主题“真实与虚幻”体现了玻璃艺术独特的材料特性、艺术语言和媒体形态,旨在强调玻璃艺术超越性的艺术表达。“玻璃与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现实与虚幻、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

玛丽亚·科申科娃[丹麦],《牧神之躯》十一

李玉普,《其生若浮》系列一、二
据悉,展览由“真实与虚幻”的主题引领,以“世象存在”“光之虚实”、“形之反抗”三个部分展开,不仅展示了玻璃艺术的传统技艺,还呈现了玻璃艺术在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下的创新发展。
从国际工作室玻璃运动和大学玻璃艺术专业化教学开始,玻璃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材料,在当代艺术家手中挣脱了传统的束缚,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从远古时代作为实用器皿的雏形,到如今成为承载艺术家奇思妙想的创意媒介,玻璃艺术走过了漫长而绚烂的蜕变之路。

李文,《极光轴》

管怀宾,《焰园》
策展人李玉普说,“当今时代,艺术家们运用玻璃材质进行创作时,融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前沿的科技手段以及个人对社会、生活的深度洞察。他们大胆突破传统玻璃工艺的边界,通过吹制、铸造、热熔等精湛技法,将玻璃变幻成形态各异、质感丰富的艺术品。有的作品以灵动的线条勾勒出梦幻般的空间架构,似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的凭借细腻的色彩层次晕染,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氛围,触动着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愫;还有的巧妙结合新型光影技术,让玻璃在光与影的交织下,呈现出摄人心魄的视觉效果,挑战着我们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既有认知。”

千村洋平,《我们吞食彩虹》系列

于名涛,《透叠2》
艺术家们在一次次对玻璃之透、之光、之器不断的递归性、还原性体验、思考与实践中,在对玻璃作为一种材料和媒介的体认及其面向日常的持续对话中,实践着对玻璃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当代表现。
参展艺术家伊戈勒·弗罗洛夫认为,艺术家们需要与玻璃进行对话,倾听它的声音,感受它的温度,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他强调了玻璃艺术在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方面的独特优势。

伊戈尔·弗罗洛夫[黑山]《顺序演化》
在展览开幕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及艺术家探讨玻璃艺术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论坛分为三个议题,分别探讨了玻璃艺术的当代价值、数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玻璃媒材的突破创新。各领域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见解,为玻璃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其中,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熊开波阐述了当下技术发展背景下,如何借助教育力量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教育者需深思的命题。杭间从艺术史和理论角度分享了对中国现代陶艺、漆艺、金属工艺及玻璃艺术发展的思考,回顾了自己与玻璃艺术的缘分,讲述了中国玻璃艺术2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表达了忧虑与期望,强调玻璃艺术需在观念表达上深入挖掘,避免仅停留在形式探索层面。

研讨会环节
在对话环节,围绕“艺术史视野中玻璃艺术的当代价值”,李文从时间、空间、办学三个维度回顾了玻璃专业的发展历程,吴光荣从传统工艺角度探讨了玻璃艺术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周绍斌则从材料、技艺、本土性、科技拓展、教育拓展、社会审美应用价值等方面对玻璃艺术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全面剖析。陈晶和刘鹏分别从工艺史设计史角度以及实践教学角度分享了对玻璃艺术价值的理解。

藤原信行[日本]《翁玛村植物2013-01》
第二场议题聚焦“数智时代手工艺学科的机遇与挑战”。其中,黄晓望认为数智时代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维和观察方法的改变,强调了在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手工艺在物质体验方面的独特价值。苗祥瑞从美术史观出发,探讨了玻璃学科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手工艺术学科面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提出人工智能虽带来冲击,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不会被削弱。李程则乐观看待人工智能的影响,认为其只是工具,强调手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应注重思维融合。何晓静则从文化传播角度讨论了数智时代手工艺学科的文化宣传推广。

关东海,《永远的珍藏》系列二

金巍,《守静以游系列》系列四
在第三场议题“创作论意义上的玻璃媒材的突破创新”中,郑闻卿提出从媒材到媒介的转变,强调挖掘玻璃的超物质属性;李静从中西对比角度谈了玻璃艺术的发展路径;何辉分享了自己在窑铸工艺上的创新尝试;彭怡从材料特性、工艺技法、成长阶段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玻璃媒材的理解和创新探索;李振宁则强调了创作真诚的重要性。
注: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承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协办。
展览将展至3月10日。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方网-亚星开户-亚星代理,本文标题:《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探索玻璃艺术的真实与虚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